大班科學教案:火箭為什么能上天
【設計意圖】
9月25日,中國舉行了令全國人民舉世矚目的活動——“神州七號” 成功發(fā)射。借此,我班開展了系列主題活動《美麗的太空》——嫦娥奔月、神七升天、宇航服制作等,在活動中,孩子們會經常提出疑問:“火箭為什么能上天?”對幼兒來說,這是一個很熟悉卻又難以理解的問題,帶著問題我們開展了本次科學教育教學活動。活動內容通過以下五個環(huán)節(jié)展開:觀看升天 扣人心弦——探索原理 動手操作——實踐總結 科學解答——自制火箭 成功體驗——活動延伸 情感升華。
通過這次活動讓幼兒在科學中探索,在操作中理解,在發(fā)現(xiàn)中學習。這既是科學領域目標中幼兒科學教育的主要教育策略,又體現(xiàn)了新《綱要》精神——“即符合幼兒的現(xiàn)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fā)展”“即適合幼兒的現(xiàn)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讓幼兒“做中學”,充分激發(fā)了幼兒的科學興趣和探究欲望。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探索中了解火箭升天的基本原理,感受科學的神奇。
2、引導幼兒在簡單的操作中,初步了解物體的反作用力,體會操作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激發(fā)幼兒的科學興趣和探究欲望。
【活動準備】
神七升天實錄、氣球若干、放煙花圖片、穿天猴(鞭炮的一種)兩個。
【活動過程】
一、觀看升天 扣人心弦
1、 師生一起觀看“神州七號”升天的動人場面,認真觀察神七的外形特點和發(fā)射方法。
2、 自由討論問題“火箭為什么能上天?”
(分析:導入開門見山,通過觀看神七升天,讓幼兒又自主性的提出了這個問題,更加激發(fā)了幼兒主動探究的興趣。)
二、探索原理 動手操作
1、 在生活中找現(xiàn)象
教師展示放煙花圖片,讓幼兒觀察,提出問題:
過新年時,小朋友知道煙花是怎樣飛上天的嗎?
教師戶外燃放穿天猴,請幼兒觀察穿天猴升天現(xiàn)象。
一起說一說:“此現(xiàn)象和火箭升天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嗎?”
2、 在操作中找答案
給幼兒每人一個氣球,引導幼兒吹上氣,把口捏緊朝下,然后快速松手,氣球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氣球會一邊向后噴氣,一邊向天空飛去。)
師:“氣球吹的大和氣球吹的小,快速松手后,它們飛的一樣高嗎?”
“當氣球噴完氣后會怎樣呢?”
(分析:選擇幼兒生活感興趣、常見的類似火箭升天的現(xiàn)象讓幼兒觀察,拉進了幼兒與科學的距離,讓幼兒覺得科學并不遙遠,非常親切。操作氣球飛天,簡單易行,讓幼兒看小現(xiàn)象,懂大道理。)
三、滲透科學 小小牛頓
1、總結現(xiàn)象,找出原理。
師生共同總結現(xiàn)象,找出原理。讓孩子感受到有一種相反的力量使氣球飛上了天,即反作用力。教師用簡單易懂的語言給孩子們講解火箭上天的基本原理:把氣球充滿氣,當你手一松,它就會一邊向后噴氣,一邊向前飛去,這和火箭飛行的道理一樣,火箭飛行就是因為火箭里有燃料,當燃料燃燒時,猛地向后噴出大量的氣體,同是產生巨大的反作用力,使火箭向前高速飛行。
2、自制火箭,簡單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