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誰被吃了
目標:1.了解自然界中動、植物的食物聯系——食物鏈,感知它們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的關系。2.樂意并大膽參與探索活動。3.萌發保護生態平衡的意識。準備:教學課件《誰被吃了》、操作圖片若干。過程:一、了解食物鏈1.看動畫,聽故事在一個夏日的午后,一只蟬趴在樹上一邊吃著樹汁,一邊唱著歌.(聚光燈)蟬吃飽了以后趴在草叢里美美地睡著了,一只螳螂悄悄地靠近了它!會發生了什么事呢?(遮屏)蟬被螳螂吃了。一只黃雀從天空中俯沖下來,誰會被吃掉了呢?(遮屏)黃雀吃飽了來到小河邊喝水,它會被吃掉嗎?蛇吃飽了躺在樹葉里消化食物,它會被吃掉嗎?三分鐘后、五分鐘、十分鐘、半小時,貓頭鷹怎么了? (幕布)哦!剛才它太大意了,吃了一條毒蛇。一群蒼蠅在貓頭鷹的尸體上產卵,生出許多蛆,蛆把貓頭鷹吃的干干凈凈,只剩下一些殘渣滲透到了土壤里,產生了大量的營養物質,土壤里的一棵幼苗吸收了這些營養物質慢慢地長大了。2.聽故事回答問題故事里講了些什么?誰被誰吃了?用什么符號能表示它被它吃了呢?(請個別幼兒操作)像這樣你被我吃掉,我被他吃掉,一個一個地連起來像什么?像這樣你被我吃掉,我被他吃掉,因為食物而形成的鏈狀關系,我們就叫它食物鏈。(拖動)你還知道哪些像這樣你被我吃掉,我被他吃掉,食物鏈?3、幼兒探索操作看這是什么?這是記錄表,這方框里是用來放圖片的,這是什么意思?我們使用什么來吃東西的呀?是用嘴巴來吃的,這像不像一張大嘴巴?我這里有幾條不完整的食物鏈,請你來幫助我把它們補充完整。小雞喜歡吃什么?小雞又會被誰吃掉?我為你們準備了一些食物,請你來選一下,如果你覺得它們還喜歡吃其他食物,我這里沒有的,你也可以自己在上面畫出來。4、展示幼兒操作結果這些食物鏈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哦!都是吃和被吃的關系,他們排列的順序都是從弱小的植物或動物開始,到兇猛的動物結束。二、了解生態的不平衡對自然界的影響1、講故事。你們聽過狼和羊的故事嗎?你們喜歡狼嗎?你們認為狼該不該殺光?我這里也有一條食物鏈:草——羊——狼——虎,如果把狼殺光,羊會怎么樣?(羊會越來越多)羊會越來越多,草會怎么樣?(草越來越少),草越來越少,其他吃草的動物會怎么?沒有草了,草原會怎么樣?(沙漠化)那我們人類會怎么樣?2.教師小結看來,誰也不能干涉大自然中的動物和植物,不能讓它們忽然變得很多,也不能讓它們忽然變得很少,這樣就不平衡了,因為在一個食物鏈中,只要1個環節出了問題,食物鏈就會受到影響,地球上的生物就會面臨災難。在大自然中動、植物要維持生命就要這樣你吃我、我吃他,來作為能量,只有這樣才能夠生存,這是自然界中的正常現象。自然界中還有其他的食物鏈嗎?我們一起去找一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