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誰近誰遠
教具準備:
1、一張大記錄表(如下),每個小朋友有一張一模一樣的小得記錄表。 女(一張小女孩的圖畫) 男(一張小男孩的圖畫) 一個瓶子的圖畫(小洞在上方) 一個瓶子的圖畫(小洞在中部)一個瓶子的圖畫(小洞在下方)
2、每個小朋友擁有一個有三個小洞(小洞位于上中下,與記錄表相同)的塑料瓶。
3、老師有兩個用于示范的大塑料瓶,同樣有三個位置不同的小洞。
4、三個裝有水的水盆。
教學過程:
1、教師引發話題,聊噴泉的相關問題,引出科學活動的內容
師:小朋友有沒有見過噴泉啊
幼:有,(各種和噴泉有關的體驗)
師:那小朋友們有沒有觀察過噴泉的水是怎么噴的嗎
幼:有,是這樣的(做噴泉動作)
師:那我們今天就要來觀察一下,水噴的時候誰近誰遠
2、教師出示大塑料瓶,向小朋友講解瓶子的相關事項,交代活動的內容如小洞的位置,將要觀察的是什么,需要做記錄的是什么。
3、教師出示記錄表,解釋記錄表相關內容,并請小朋友們想一種自己用于記錄的方式
師:小朋友們想一想,我們要怎么記錄我們所觀察到的東西呢,怎樣表示水是噴的遠的或是近的呢。
幼:用線的長短(畫線)、山的大小(畫小山)、愛心的大小(畫愛心)
師:小朋友的方法都很好,那么請自己確定一種記錄的方法,等一下,每一個小朋友都要把自己得到的結果寫在這張記錄表上。
4、請小朋友們猜測哪個小洞的水噴的是最遠的
5、請小朋友們去嘗試
師:那再小朋友們去試驗之前,老師要強調幾點。首先,現在的天氣已經有點涼了,那小朋友們玩水的時候,請先把袖子挽起來,小心不要把衣服弄濕,要不然可能會感冒生病。得到自己的結論后就到前面來把結果記錄在自己的記錄表上。
6、請小朋友展示自己的記錄表。(請了2個)
先講小朋友得出的結論,再講他是用什么方法記錄的,解釋他的方法。
7、老師演示實驗內容,得出結論:小洞的位置在瓶子的越下面,瓶子里的水噴的越遠。并用畫線的長短的方式記錄在大的記錄表上。請小朋友們思考為什么。
8、請小朋友再次試驗。
9、教師稍微解釋這個科學原理。教師展示瓶子橫著就沒有水會流出來,引發小朋友的深入思考,請小朋友們回家后,感興趣的可以可以繼續這個試驗,將瓶子的擺放方式換一下,會不會有不同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