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磁鐵的新發現》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磁鐵具有磁性,能吸住鐵制品。磁鐵還具有穿透力,能穿過紙板等物品吸住鐵制品。磁鐵是幼兒現實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物品,特別是在小班區域活動中,孩子們總是對小貓釣魚、蝴蝶飛飛的玩具和磁性教具產生很濃厚的興趣,但是他們大都只是單純的玩耍,知識的建構比較粗淺。大班的孩子們知道“磁鐵能吸鐵而且具有一定的穿透力”。但是關于磁鐵同名磁極相斥、異名磁極相吸的神奇特性了解的甚少。為此,我在活動中,以孩子們感興趣的情景劇“灰太郎與喜洋洋”引出主題,在試一試、玩一玩中初步感受磁鐵的磁極,同時在畫一畫、記一記中表達磁鐵同名磁極相斥、異名磁極相吸的現象。磁鐵的磁性實驗操作簡便,現象清晰,大班幼兒喜歡操作嘗試,我將情景游戲貫穿與整個活動,使幼兒在玩的過程中,產生對磁鐵的磁極這一特性感興趣,感受到磁鐵給我們帶來的樂趣。一.活動目標:本次活動我制定了兩個活動目標:1. 發現并感受磁鐵同名磁極相斥、異名磁極相吸的神奇特性。是我本次活動的重點,遵循幼兒操作在前,教師指導在后的科學活動指導原則,安排分層遞進的操作、觀察記錄等方法解決重點。2. 嘗試用簡潔形象的圖畫或符號表達磁鐵同名磁極相斥、異名磁極相吸的現象。這是我本次活動的難點,引導幼兒在記錄能用不同的方式來表現這一現象。二.活動準備:根據我的活動目標我做了如下的準備:1.喜洋洋和灰太狼的磁鐵教具、大磁鐵。2.每人操作的圓柱形磁鐵兩個,每人一張標有“紅”和“藍”的圖卡。3.一張大表格和人手一張小表格4、鉛筆、操作盒、標有紅和藍的磁鐵卡片5、展示版這些材料都是來自于幼兒游戲材料,為幼兒所熟悉,同時也幫助幼兒更好的參與到操作環節中來。記錄表的使用能讓幼兒將自己的發現準確的記錄在表格中,為分享交流做好扎實的鋪墊。三.活動流程:(一)情景導入,引發興趣。(二)親歷探究,發現秘密(三)運用記錄,表達交流(四)快樂游戲,體驗感受四、具體活動過程:(一)情景導入,引發興趣。活動一開始我將以孩子們感興趣的情景劇“灰太郎與喜洋洋”引出,讓孩子們產生疑問為什么灰太郎始終接近不了喜洋洋?激發他們想進一步了解的欲望。同時也為之后的初步發現不同的磁極埋下伏筆。(二)親歷探究,發現秘密。1.我也給你們準備了兩塊磁鐵請你去玩一玩,找一找里面的新秘密吧。當孩子們產生疑問時,說明他們想找到答案,這個時候請他們自己去探索更能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從而促進活動的開展。2.教師在巡回指導時,還可輔以提問:你發現了什么?請你仔細的看看磁鐵上面有什么呢?紅色和紅色碰在一起會怎么樣?那藍色和藍色碰在一起又是怎么樣的?循序漸進的提問,幫助幼兒理清思路,發現奧秘的所在。為交流分享做好鋪墊。3.交流分享:剛才你們都玩過了,那你有什么發現呢?(根據孩子們的回答,教師出示相應的磁極卡貼在表格中)并請幼兒上來演示。這一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重點,我采取循序漸進的輔助提問與幼兒交流演示相結合的方法來突破重點。讓幼兒知道原來每塊磁鐵都有兩個不同的磁極 s級和n級,(用什么語言來表達)當相不同磁極碰在一起時它們會像好朋友一樣緊緊的靠在一起,相互吸引。而當相同磁極碰在一起時好像有一股力量再推它們,相互排斥。(三)運用記錄,表達交流1.貫穿情景劇:我們把磁鐵的這個新秘密用記錄的方式來告訴羊村里其他的羊羊吧。那我們應該怎么記錄呢?這是本次活動的難點,所以在記錄前先請幼兒與同伴相互討論,同時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可以用箭頭、小手、小朋友來表示,來突破難點。2.分享討論結果:你想到了什么好方法來記錄呢?這一交流為之后的獨立記錄減少了一定的難度,幼兒在自己的方法上可以借鑒他人的方法從而優化自己的記錄。3.那好現在就請你用最簡單,又很容易看懂的方法把它記錄在你的表格上,在操作記錄錢我提清楚操作的要求,讓幼兒知道本次記錄的方法體現在簡單、容易看懂上,為記錄指明了方向。4.交流、展示記錄,這一環節既能減少活動中時間的隱形浪費,又能讓幼兒看到他人簡便的記錄方法。(四)快樂游戲,體驗感受繼續情景劇:看羊村里的羊羊們都出來感謝我們了,還想跟我們玩一個磁鐵找朋友的游戲呢。這時,我會交代游戲的方法,讓幼兒參與游戲。當幼兒熟悉游戲時我將扮演灰太郎與幼兒互動將游戲推向高潮,同時我的活動也在幼兒開心的游戲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