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有用的篩子》
6、留下疑問,發散思考:
(1)出示大米、蠶豆、紅豆、面粉的混合物,請幼兒討論、交流如何分開。
(2)請個別幼兒來試試看。
延伸活動:
1、在科學角,放置不同大小篩孔的篩子和各種混合物,引導幼兒繼續探索和發現。
2、繼續找找生活中的“篩分現象”。
課后反思:
本次活動以引起興趣——認識了解——操作探索——發散思考——延伸活動流程進行的。首先設疑,讓幼兒帶著問題去想辦法、操作去解決問題。當幼兒發現問題沒有解決,教師及時出示新工具——篩子,引導幼兒去認識、發現新事物的特點。然后,請幼兒操作,發現篩子的用處,教師總結。接著,教師再拋出問題,再次請孩子操作解決問題,教師總結。通過兩次操作,幼兒發現了篩子的用處。教師的總結,及時幫助幼兒獲得完整的概念印象。教師通過視頻,讓孩子了解“篩子原理”在自己生活中的一些應用現象,有助于幼兒將獲得的知識與自己的生活鏈接。最后拋給幼兒一個問題,讓他們保持探索的興趣。整個活動,幼兒為主體,教師以引導者的身份,及時跟進,過程層層遞進,不斷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讓幼兒意識到科學就在我們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