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不一樣的過冬方式
[教材簡解]
動物是孩子們樂于觀察的對象,各種動物的不同外形特征,生活習性常會引發孩子們的探索興趣喜愛小動物是孩子們與生俱來的天性。在孩子們眼中,小動物就是我們人類親密的小伙伴。生活中孩子們常常會提出一些和小動物有關的問題,“新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內容的選擇應是孩子們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還要有助于拓展孩子的經驗和興趣!被诖宋疫x擇了這節有關小動物的科學探索活動。既可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滿足幼兒的探究欲望。
[目標預設]
1.認知目標:讓幼兒了解動物過冬的不同方式,豐富幼兒的知識。引導幼兒探索動物的生活方式。獲取有關的科學經驗。
2.情感目標:激發和培養幼兒好奇、好問、好探索的態度。讓幼兒探索動物的生活從中感受到極大的興趣。
3.技能目標:讓幼兒能根據動物生活的習性,以及過動的不同方式進行簡單的分類。理解詞匯:冬眠、遷徙等。
[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了解過冬的不同方式。通過觀察,激發他們的求知和探索欲望。
難點:讓幼兒根據動物生活的習性以及動物過冬的不同方式進行簡單的分類,通過操作讓幼兒實際的參與了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
[設計理念]
以孩子的興趣作為主體,在活動中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讓孩子發揮主體作用,自主地進行探索和觀察是我設計這個活動的主旨。根據《幼兒園教育知道綱要》要求幼兒對周圍事物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我選擇了《不一樣的過冬方式》來進行教學,并且小動物又是小朋友們喜愛的,愿意親近的。讓幼兒了解動物是怎樣過冬的和他們過冬的不同方式。采用以操作法和電教法為主,讓幼兒自己動手操作、觀察,激發幼兒探索動物生活的興趣。使幼兒沉浸在一個快樂、自由、主動探索、學習的氛圍中,感知大自然的變化與神奇。了解大自然的“語言”是豐富多彩的,激發幼兒喜愛大自然的情感。
[設計思路]
根據《新綱要》的指導,培養幼兒能夠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要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松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積極參與嘗試,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發表不同意見。學會尊重別人的觀點和經驗。通過讓幼兒觀看《動物過冬》錄像,先觀察、再動手操作,不僅提高幼兒動手操作能力,還從討論中體會了學習知識的樂趣。
[教學過程]
教學準備:
白板課件、動物圖片、四種過冬方式文字、四塊展板。
活動過程:
一、討論,引出話題
(1)師:今天的天氣真冷啊,我們都穿上了什么衣服啦?人們除了穿上厚衣服以外,還想出了什么好辦法來過冬呢?(開空調、取暖器、加強鍛煉、戴帽子、圍巾等)
(2)師:人們有這么多的好辦法過冬,那么小動物在這樣冷的天氣里又是怎樣過冬的呢?和你的好朋友討論一下(討論后請幼兒回答)。
(3)師:剛才小朋友們說了很多動物過冬的辦法,究竟他們是怎樣度過寒冷的冬天呢?現在,請大家看一段錄像,要仔細看哦。(播放錄像躲藏、冬眠一段)
二、根據錄像提問
(1)師:錄像上有哪些動物,他們是如何過冬的?(2)幼兒說到蜜蜂、螞蟻后提問:他們為什么要在秋天的時候把食物都儲存起來?師:蜜蜂、螞蟻呀他們都會把秋天的食物儲存好,在冬天的時候躲在洞里吃秋天搬回來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