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巧運乒乓球
設計意圖: 本次活動延伸于體育活動《好玩的乒乓球》,在進行此活動中,幼兒對于乒乓球非常感興趣,還會運用多種方法運球。新《綱要》中指出活動內容與活動主體之間的適應關系是: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活動內容必須與幼兒興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因此,我選擇了這個活動,讓幼兒以乒乓球為載體,嘗試運用不同的材料完成探索任務。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探索發(fā)現利用多種材料運球的方法,感受方法的多樣性。2、引導幼兒體驗科學探索的樂趣。活動準備: 1、乒乓球40個、筷子、橡皮筋、夾子、鐵絲、白紙、吸管、勺子、剪刀、橡皮泥、等材料若干。2、托盤若干、輕音樂 活動過程: 一、問題導入,激發(fā)興趣,感受方法的多樣性。1、教師出示乒乓球,提出問題。指導語:“看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這是我們中國的國球:乒乓球,今天老師有個關于乒乓球的難題要考考你們,請你們把乒乓球從左邊運到右邊,但是不能用手,球不能著地,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把球運過去呢?你可以用身體來試一試嗎?”2、幼兒交流討論,并請幼兒展示自己的運球方法。指導語:“你想到了什么方法?可以出來展示一下你的方法嗎?二、幼兒動手操作,自由探索利用材料運球的方法1、教師出示材料,提出問題,請幼兒思考:這些材料能把球運過去嗎?怎么運?引導幼兒與同伴講述、交流想法。 2、教師講述操作要求:要求幼兒在操作中注意不能直接用手,球不能著地,把球從黃色線運到紅色線上。3、幼兒分組探索操作,鼓勵幼兒發(fā)現不同的運球方法。教師巡回指導幼兒操作,并提醒幼兒注意:手不能直接碰到球。4、幼兒進行實驗交流。(1)請幼兒介紹自己的實驗發(fā)現和方法。指導語:“你用了什么材料?你是怎么運的呢?這是什么動作?” 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見解。(2)適時請幼兒示范給沒有成功的幼兒看。指導語:“那有哪種材料是不能運球的呢?真的不行嗎?有沒有小朋友成功的,那請你出來展示一下你的運球方法吧!”5、師幼一起總結歸納探索方法:夾、勺、吹、撥等方法可以把球運過去。三、提供各種操作材料,幼兒再次動手操作,利用同一種材料探索多種運球方法。 1、教師講述操作要求:只能選擇一種材料,想出幾種不同的運球方法。2、幼兒自由選擇一種材料探索多種運球方法。 3、幼兒相互交流試驗結果,介紹同種材料不同的運球方法。提問并討論:“你玩的是什么東西?是怎么玩的?你用什么方法把球運過去了?除了這種方法,你還有不同的方法嗎?” 四、幼兒進行運球競賽,探索又快又穩(wěn)的運球方法。1、幼兒思考又快又穩(wěn)的運球方法。指導語:“你覺得哪一種材料和方法運球能運得又快又穩(wěn)?”2、教師講解競賽要求:幼兒選擇一種自己認為又快又穩(wěn)的運球方法,分成兩隊進行接力競賽。3、幼兒分小組相互討論和選擇材料。4、分組進行接力競賽,進行小結和歸納:你剛才用了什么方法?你覺得這種方法是運的又快又穩(wěn)的嗎?為什么?五、活動小結教師通過總結不同運球方法,并對幼兒提出新問題,拓展幼兒思維,激發(fā)幼兒再次探索運球方法的興趣。指導語:“今天小朋友都很能干,動動腦動動手就用了很多的方法巧運乒乓球。其實除了這些材料以外,我們生活中有許多材料也是能用來運球的,那我們回去可以再想一想,試一試,好嗎?” 活動延伸 把各種材料投放到科學區(qū),讓幼兒繼續(xù)探索利用材料運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