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齒輪轉轉轉
設計意圖:
《綱要》對于科學的目標中指出:“喜歡觀察、動手操作和實驗,積極尋求答案”。我們班的孩子在看了一部名叫《雨果》的電影后,頓時對齒輪的轉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一直聽到孩子們在討論“齒輪為什么會轉”這個話題,他們各抒己見,各有各的說法。但齒輪并不是隨便就能觸手可及,也并不是隨處直觀可見的。在現實生活動中,孩子們只是知道齒輪轉動的結果,但對齒輪為什么會這樣動,他們是無法實際操作進行研究的。
于是我將孩子們既熟悉又陌生的“齒輪”作為這節教學活動的素材,通過層層遞進的問題情景創設及利用algodoo軟件,讓幼兒對齒輪的轉動進行更深入的探索與發現。
活動目標:
1.通過與多媒體的互動,發現與比較齒輪轉動時發生的變化。
2.樂于探究,萌發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教師操作用:ppt一套、記錄表、實驗軟件一套、觸摸式電視機。
2.幼兒操作用:建構材料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播放視頻,引出問題——激發幼兒對齒輪的興趣。
1.出示機器人圖片,激發幼兒興趣。
2.觀看機器人畫畫的視頻。
重點提問:你們知道這個機器人為什么會動嗎?
小結:原來上了發條,機器人里碰在一起的齒輪轉動,帶動了機器人的手寫字。
二、操作教具,感知變化——引導幼兒發現與比較齒輪轉動的變化。
1.教師展示多媒體教具,并記錄。
重點提問:這里幾組齒輪?他們都一樣嗎?
小結:(1)第一組是2個大小一樣的齒輪碰在一起。
。2)第二組是2個一樣大小的齒輪,中間還有一個小齒輪,他們3個齒輪也是碰在一起的。
(3)第三組齒輪的的大小都不一樣。
2.幼兒操作多媒體教具,分別驗證3組齒輪轉動的變化。
重點提問:這3組齒輪轉起來會怎么樣呢?
小結:(1)原來2個相同大小的齒輪轉得一樣快,但是齒輪轉動的方向相反。
(2)小齒輪帶著大齒輪轉動,2個大齒輪轉動的方向一樣。
(3)三個大小不一樣的齒輪碰在一起,小齒輪轉的快,大齒輪轉的慢。
三、探索構建,實物驗證——讓幼兒進一步感知齒輪的變化。
1.幼兒嘗試搭建,教師進行觀察。
教師觀察重點:幼兒在搭建中遇到的問題。
2.展示幼兒作品,解決齒輪搭建的問題。
活動延伸:在區角游戲中,利用齒輪搭建不同的機器人。
活動反思:
優點:
1.運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開展活動,維持幼兒的興趣。
(1)軟件上的調整
利用新穎的algodoo軟件及觸摸式電視節來取代原有的多媒體軟件,通過algodoo軟件及觸摸式電視機,為幼兒提供觀察、操作、試驗的機會,支持、鼓勵幼兒動手動腦大膽探索。讓幼兒通過觀察、操作、交流去探索、體驗齒輪轉動的變化及直觀觸碰的樂趣,使幼兒在操作和探索中積累有關齒輪轉動的科學經驗,培養幼兒主動探索的精神和對科學活動的興趣,使幼兒真正成為探究活動的發現者、研究者和支持者。
同時利用algodoo軟件在齒輪上加了追蹤器,幫助幼兒更清晰、更直觀的了解一些有關齒輪轉動的小秘密,為后面實物操作驗證環節積累了相關經驗。
。2)課件上的調整
原本是由時鐘引出齒輪,但考慮到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時鐘似懂非懂,由時鐘的原理展開活動對孩子的理解上來說存在一定的難度,所以將“時鐘中的齒輪”調整為“機器人中的齒輪。”機器人也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一個機械物,所以我從電影《雨果》中,截取了齒輪帶動手臂寫字的視頻來激發孩子探索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