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摘枇杷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摘枇杷,會辨別成熟的枇杷,了解枇杷的品種、用途。
2、知道枇杷是家鄉(xiāng)歷來有名的特產之一,增強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3、體驗摘枇杷活動帶來的快樂,培養(yǎng)幼兒對周圍事物探究的能力。
物質準備:幼兒每人一頂太陽帽、竹勾子(摘枇杷工具)、籃子若干、毛巾若干、筐兩個。
知識準備:教師事先向果農了解枇杷的品種、了解枇杷在我們家鄉(xiāng)的歷史,幼兒事先去看過成人摘枇杷一次。
安全準備:事先聯(lián)系好生態(tài)園里的枇杷地、幼兒出發(fā)前穿球鞋,戴上太陽帽
活動過程:一、今天,我們來學摘枇杷,可以用工具、可以不用工具、可以幾個人合作等。但要注意安全。
二、幼兒嘗試摘枇杷
教師巡邏觀察幼兒是怎樣摘的,適當幫助有困難的幼兒。
三、集中講評(討論),共享經驗。
幼兒講講摘枇杷的方法和怎樣辨別成熟的枇杷以及枇杷的品種。
幼兒講后,教師加以小結:
我們今天摘的枇杷有兩個品種,皮紅的叫紅種枇杷,皮淡黃的叫白沙枇杷,皮青的是不成熟枇杷,我們要摘成熟的枇杷,低的樹可以用手直接摘,高的地方用勾子,可以幾人合作。
三、分散:幼兒第二次嘗試摘枇杷
交代要求:幼兒摘后,把枇杷按品種倒入兩個筐內
四、整理東西后回幼兒園
五、延伸活動
1、可以用枇杷肉請幼兒做糖水枇杷。
2、觀看枇杷肉和枇杷葉入咳嗽藥的錄象。
3、枇杷核可以當數(shù)學教具、可以打洞后穿成各種幼兒喜歡的“藝術品”、枇杷葉可以粘貼成樹葉畫或可以在葉上畫畫等。(以上活動也可以放在區(qū)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