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誰噴得遠》活動設計
活動目標1. 嘗試探索容器內水壓和水速的關系,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
2. 學習用實驗的方式驗證實驗結果,并大膽用語言描述。
活動準備
大水盆4個,礦泉水瓶人手兩個(瓶身有一個洞的,瓶身有兩個洞的),一條大袋子,人手一條毛巾。
活動過程
1. 提供材料自由玩水、嘗試探索。
小朋友,你們以前玩過水嗎?你用什么東西來玩水呢?怎么玩的?
小結:看來小朋友都玩過水,而且覺得都很好玩,今天呀周老師也請你們過來玩水。聽好了,我們四個人一組,每個人一個瓶子、一個杯子,玩的時候要注意:卷起袖子,不要把水弄到地上,還要用眼睛去看看,你發現了什么?玩好了以后,回來告訴大家好嗎?四個人一組,去玩吧。
2.幼兒四人一組自由玩水,老師巡回觀察、指導。
好,小朋友,請你們把瓶子里的水到干,放在老師的袋子里,杯子不要拿過來,每人那一條毛巾擦擦干,回到位置上。
3.談話交流自己發現的秘密或有趣的事情。
小朋友,剛才你們玩的開心嗎?玩水的時候發現了什么?(請5—6位幼兒回答)。
(1) 為什么會后泡泡?(因為瓶子里有空氣,水進去以后,空氣就從瓶子里跑出來了,所以水面就會有泡泡。)
(2) 發現瓶子上有個洞。
小結:好,剛才小朋友都把自己的發現高速了周老師。有些小朋友還發現瓶子上面有洞洞,會噴水。老師也覺得是個非常有趣的實驗,讓我也來試試看,一起來看看,還會發現什么?
(3) 教師做實驗
小朋友,瞧!瓶子在噴水,老師在這里放了一個杯子。我們仔細看看,洞里噴出來的水,是不是全部被杯子接住了。仔細的看,看完。(等水噴不到杯子里的時候),教師提問:
a:你發現了什么?(請5—6位幼兒回答)。
b:我們小朋友都看到了,剛開始洞里噴出的水,有沒有被杯子接住?后來呢?后來噴出來的水就怎么樣啦?(離瓶子越來越近了)。
c:那為什么剛開始洞里噴出來的水比較遠,后來噴出來的水離拼字越來越近了。(請個別幼兒回答)。
小結:小朋友都講到了,剛開始瓶子里的水多,所以噴出來的水就比較遠;當瓶子里的水越來越少的時候,洞里噴出來的水就離瓶子越來越近了。
4.提供新材料(每個瓶子上有兩個洞),讓幼兒再次操作,看看又能發現什么秘密?
老師今天還帶來了另外一個瓶子,這個瓶子上面有兩個洞:一個在上面,一個在下面。請你們動腦筋想一想,如果讓這兩個洞同時噴水的話,哪個洞的水會噴得比較遠呢?(請幼兒猜測)。
(1) 認為上面的洞噴得遠的請舉手,認為下面的洞噴得比較遠的請舉手。
(2) 你們的想法到底對不對呢?你有什么辦法讓周老師知道你的想法是對的呢?(請幼兒回答)。
(3) 等一下請你們自己去做實驗,在做實驗之前,老師這里有一張記錄表:記錄表的左邊是一個瓶子,瓶子上面有兩個洞,一個在上面,一個在下面;記錄表的右邊是三個空格,你的實驗結果是上面的洞噴得遠就在第一個空格打勾、下面的噴得遠就在第三個空格打勾、一樣遠就在中間的空格寫上等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