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會唱歌的線
一、說教材
線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它廣泛應用于我們的生活。隨著幼兒活動的不斷豐富,他們接觸到更多的線,對線張積累了一定的感性經驗。我在日常的觀察中發現,幼兒對各種線發出的聲音很感興趣,有一種進一步探索的需要,而本活動以ppt演奏引出主題,提供各種不同的線,創設一個探索的平臺,讓幼兒嘗試探索能使線擴大聲音的材料,從而激發他們對觀察周圍科學現象的興趣,進一步滿足他們探索的欲望。同時,讓幼兒將探索的經驗為樂曲伴奏,使科學與音樂教育得以比較有機的滲透。正如《綱要》中所指出的:“教育活動內容既適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基于此,我選擇了這一活動內容。
二、說幼兒
我們班的幼兒正處于大班上學期,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知識經驗不斷豐富,他們對任何事物都充滿好奇,喜歡提問題,也樂于自主發現和探索,他們更愿意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獲得更多的經驗和知識,在操作中發現、接受一些探索性較強的、富于挑戰性的活動內容,而且,在音樂方面,對音樂有一定的感受能力,有較強的樂感和節奏感,能自由選擇樂器為簡單的音樂配伴奏。總之,《會唱歌的線》是符合我班幼兒的經驗與學習特點的。
三、說活動目標
根據《規程》和新《綱要》的精神及以上分析,我將目標整合為:
1、通過探索,發現線借助松香粉可以發出更響的聲音。
2.愿意與同伴交流探索的結果,體驗操作的樂趣。
活動重點:通過試驗探索普通的線發出的聲音的方法
活動難點:探索用輔助材料使線發出更大的聲音
四、活動準備:
為了讓活動進展的更順利,我做了如下的活動準備:
各種線(棉線、毛線、尼龍線、小線);洗衣粉、面粉、松香粉;紀錄表、記號筆。
ppt
五、說教法
1、發現法
發現法是指幼兒通過直接操作、觀察、討論等途徑,去探索、去發現知識的方法。因為大班的孩子好動、好奇心強、好問的特點,而且又有一定的經驗和知識基礎,通過發現法,讓他們在操作中,去尋找發現,滿足好奇心,從中探索普通的線發出的聲音的方法培養幼兒探索發現的興趣。
3、記錄法
新《綱要》指出“用多種的方式表現、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在探索,發現線借助松香粉可以發出更響的聲音的環節我引導幼兒以記錄的形式來表達他們的探究過程和發現,為下一個環節的交流與分享做準備并讓幼兒在其中感受到科學的一條基本法則——說理要有事實依據。
六、說學法
在整個學習活動中,始終以幼兒為主體,調動每個幼兒思維的積極性,在活動中,幼兒運用了多種感官參加活動,通過動口、動手、動腦積極參與。在操作中獲得探索經驗,整個活動過程,幼兒都是在積極主動中進行學習。
七、活動過程:
(一)、看ppt演奏,引出實驗
師:“今天,請大家欣賞一下小提琴演奏,欣賞時仔細看看小提琴的什么地方會唱歌?”
幼:是琴上的線
師:這個線真神奇會唱出好聽的歌
(評析:首先用歡快的音樂形成輕松的氣氛為下面的探索活動進行鋪墊)
(二)、探索線發出聲音的方法,體驗不同的線發出的不同聲音。
(1) 教師出示各種線:老師也帶來了許多的線,來看一看有棉線、有毛線、有釣魚線,請小朋友去試一試,你能用什么方法讓他唱歌,你也可以和小朋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