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好玩的電動玩具》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嘗試、操作、探索,學會正確使用電池的方法。
2、學習用記錄卡(語言)表達操作結果。
3、積極參與探索活動,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電動玩具若干、電池、筆、記錄表兩張、模具、電池盒。
一、導入活動:
老師拿出“小熊維尼”玩具放在桌子上激發幼兒興趣,
“今天張老師給你們請來了一位客人,它是(小熊),看看——” ,老師打開開關將小熊放在桌子上幼兒觀察。
師:小熊為什么會動呢?
幼:有電池
師總:像這種需要電動起來的玩具稱為電動玩具。
二、基本部分
(一)、幼兒操作、探索、讓玩具動起來,(每組投放沒裝電池的玩具,每人一個)。
師:有電池它就會動嗎?你們桌子上邊也有很多電動玩具,每個小朋友拿一個,裝上電池,試試看。
2、幼兒操作:
指導語:趕快裝上電池, 你的玩具能動起來嗎;
玩具動起來了;
沒裝上電池的,加油,
你的玩具動起來了嗎?再試試,
他為什么動起來了?
師:你的玩具動起來了嗎?拿起來我看看!
幼:a動起來了;b沒動 請把玩具放在桌子上
師:(拿起玩具)有的玩具動起來了,有的玩具沒有動?
a、師拿起動起來的玩具:這個玩具為什么會動呢?(有電池)
有電池就能動起嗎?《玩具還給幼兒》
b、看看這一個玩具為什么沒動起來?
a沒電池 師打開電池盒(沒電池嗎?)(有)為什么有電池玩具還是不動。
b沒電了 對,電池沒電了玩具不會動,可這電池是買的新電池。
c電池裝反了 《把玩具放在桌子上》我這里有一個電池模型,還有一個電池盒模型。
(二)、學習安裝電池
1、 教師取出模型,認識正負極。
師:你來試試看。(請一幼兒安裝)
你們覺得是裝正確的嗎?(a是、b不是)
有同意的,有懷疑的?我們來看看電池和電池盒什么地方是一樣的?
幼:有“+”有“—”。(教師邊出示圖片 + — )
師:對,誰知道+、—在這兒表示什么意思?
在這兒“+”表示正極,“—”表示負極。一起說說:“正極”、“負極”
師:看看電池上的正極、負極和電池盒里的正極、負極之間有什么關系呢?就是在裝的時候要怎么樣?
幼:對好 ,請幼兒嘗試安裝。
2、學習正確安裝電池、
師:要正極對正極、負極對負極(邊說邊裝)
3、幼兒驗證 操作
師:a請剛才玩具沒動起來的小朋友用這種方法試試看,你的玩具能不能動起來。
b玩具動起來的小朋友看看你是用的這種方法嗎?(請剛才玩具沒有動起來的那幼兒上前來操作,教師重點輔導。)
師:玩具都動起來了嗎?
幼:動起來了。
師:小朋友真能干,看來要玩具動起來,還要把電池裝正確。就是正極對正極、負極對負極。
師:我們要進行下一個游戲,請你們把玩具和電池全部收到大籃子里邊。
(三)、幼兒實踐操作、修理玩具。
1、出示不能動的玩具4種,幼兒找出原因并記錄。
師:今天早上玩具廠的廠長給張老師打來電話,他說廠里的玩具都不能動了,你們愿意當工程師幫助他們嗎(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