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藏在雞蛋里的秘密
一、活動背景:
幼小的孩子可以說個個好奇、好問、好探究。他們生機勃勃,不知疲倦,但幼兒的興趣也不穩(wěn)定,不能獨自持久地對某一問題進行探究。教師根據(jù)科學教育的目標,選擇恰當?shù)牟僮鞑牧希O置有遞進層次的操作活動,會使幼兒感到世界的奇妙無窮,教師積極引導幼兒通過親身經歷、探究、實驗主動獲得相關經驗。幼兒是勇于實踐的探索者,在他們出現(xiàn)與眾不同甚至奇思妙想時,教師更要給予支持和鼓勵,培植他們樂于探究和從不同角度看問題的態(tài)度和品質。對于幼兒的想法和疑問,教師不要急于給出評價,而是鼓勵幼兒通過自己的實踐去驗證,積極尋找答案,并鼓勵幼兒多方位地展開思維,獲得解決問題的多種途徑、方式和答案。
關鍵詞:雞蛋 蛋殼 殼膜 蛋黃外面的膜
二、活動目標:
1、幼兒積極主動的參與多次操作活動,培養(yǎng)幼兒勇于探究的學習精神。
2、幼兒通過操作與觀察,了解蛋的構成部分。
三、活動重難點:
幼兒不畏困難,勇于探究。
四、活動準備:
生雞蛋30只,小碗30只,小勺30只、熟雞蛋8只
五、活動過程:
1、揭示課題,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天老師為我們小朋友準備了什么?(教師揭開桌布)
幼:雞蛋
師:我想請你用你靈敏的眼睛,靈巧的雙手,來看一看,摸一摸,這雞蛋是什么樣子的?
幼兒操作,得出結論:雞蛋一頭大一頭小,是橢圓形的,摸上去冷冷的,硬硬的。上面有些凹凸不平。
[評析:第一次操作活動給幼兒預留了很大的探索空間,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積極參與活動,去發(fā)現(xiàn)雞蛋的外形特征,讓幼兒初步掌握,從操作中運用自己的感官進行學習的方法,為以下的操作活動作鋪墊。]
2、引導幼兒討論,你認為蛋殼易碎嗎?并說出理由。幼兒有兩種經驗:用手捏,捏不碎——不易碎。重重摔下會碎——易碎
教師小結:小朋友在平時生活中,觀察得非常仔細,都說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且有自己的理由。原來這蛋殼雖然很薄,但因為它是圓形的,能把受到的壓力均勻地分散,對蛋起著保護的作用。
[評析:通過問題的討論,幼兒根據(jù)以往的生活經驗來闡明自己的觀點,教師在肯定幼兒回答的同時,對兩種答案的產生作出科學的解釋,加深了幼兒對蛋殼結構的理解,從而進一步引起幼兒的探索欲望。]
3、用問題引起幼兒的探究興趣:
師:雞蛋里有些什么?你想看一看嗎?讓我們先來想一些打開雞蛋的辦法。
幼:在桌邊敲;兩蛋互擊;在碗邊敲……
師:好,請你用你想的辦法打開一個雞蛋來看一看。
幼兒操作,教師提示:如果你實在打不開,可以向你的朋友請求幫助。
[評析:操作過程中,針對幼兒的能力差異,提出可以向同伴請求幫助,使幼兒間形成互助、互學,共同進步的學習環(huán)境,增加了幼兒間運用語言進行交往的機會,提高操作活動的成功率。]
提問:
a:你看到了什么?
b:蛋白是怎樣的?你想用手來摸一摸嗎?讓幼兒說出摸到的感覺。
集體:伸出你靈活的手指,感受一下x x小朋友說的感受。
[評析: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勇于探索,養(yǎng)成嚴謹、務實的科學實驗態(tài)度。]
c:教師巡視:讓我看看你的蛋。咦,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奇怪的問題,為什么有的小朋友的蛋黃是圓的,有的小朋友的蛋黃不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