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忙石紙韻》
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教育內容的選擇既要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既要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展…”,本活動是大班科學教育內容­——“紙的故事” 主題活動的衍生。紙是幼兒熟悉的物品,他們常用來寫字、畫畫、做手工;紙的種類繁多,功能各異,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它的價值與作用。從紙巾、紙盒到紙袋,從書籍、報紙到海報,紙不僅是我們物質生活的必需品,也是我們精神生活的重要載體。紙在幼兒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設計本次活動,旨在讓幼兒初步了解現代紙的運用,并通過動手操作感受傳統手工造紙工藝的基本流程。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構樹造紙傳統工藝的基本流程;
2.掌握構樹造紙的關鍵步驟——打漿、澆紙;
3.培養幼兒在活動中學會與同伴交流、合作意識,體驗成功的愉悅。
活動準備
1.紙制玩具、紙床、紙模、小木捶、紙漿… …
2.多媒體課件、圖片、音樂… …
3. 白綿紙2張。
活動難點、重點
1.構皮造紙的基本流程(重點);
2.澆紙環節的把握(難點)。
活動過程:
一、用“神奇的魔盒”導入
師:劉謙是一個很厲害的魔術師對吧,今天老師也要像劉謙一樣做一回魔術師,這是… …
從“魔盒”里“變出”風箏、孔明燈、白綿紙,引出主題。
二、認識白綿紙
(1)名稱
師:別看它一點都不起眼,它可是珍貴著呢。它是… …
(2)特征
顏色泛黃,表面比較粗糙。
(3)用途
白綿紙有很多我們不太了解的用處,有很多的人喜歡它呢?剛才大家看到的風箏、孔明燈一級包裝普洱茶的紙用的久是它,其實,它還有別的用處呢?一起來看看吧。
播放多媒體課件,認識白綿紙的用途。
三、白綿紙是怎樣造出來的?
師:永德縣永康鎮忙石寨就是老師的家鄉,那里住著勤勞、美麗的傣族人民,寨子里的人們直到現在還一直在用一種傳統的造紙術制造白綿紙。來,跟著老師一起到寨子里去看看他們是怎樣造紙的?
播放課件,讓幼兒初步了解構皮造紙的基本流程:采料、曬料、浸泡、拌灰、蒸煮、洗滌、搗漿、澆紙、曬紙、砑光、揭紙。
三、幼兒分組操作
1.激發興趣
師:看完了傣族阿婆的造紙術,你們是不是心癢癢,想做一張白綿紙了吧?
2.教師示范
師:老師來咱們臨滄之前阿婆就交代好了,讓我一定要把她的這個技術傳授給你們,讓你們也學會造紙,你們可不能辜負阿婆的希望啊。
教師示范造紙術:搗漿、取適量紙漿放入紙模里,用手把紙漿攪勻,待紙漿沉淀到紗布上面再慢慢豎起紙模,瀝水。
3.幼兒操作
打漿、澆紙、曬紙… …要求每組幼兒合作完成1——2張白綿紙的制造。
教師巡回指導,指導要領:(1)適量的紙漿;(2)將紙模里的紙漿用手拍打均勻。
四、結束部分
帶幼兒到戶外曬紙,結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