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有趣的水龍頭
活動來源:一段時間,班上的水龍頭出了問題,一開水龍頭,水就會四處噴濺,不但影響了孩子們洗手,而且總有好奇的孩子去玩水,引得其他孩子不停地來告狀。于是我便設計了系列活動”有趣的水龍頭”。活動目標:1、使幼兒對生活中特殊現象產生興趣,培養其探究的愿望。2、學習運用已有的經驗解答遇到的難題。3、練習用不同材料表現自己的愿意,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4、使幼兒養成節約用水,愛惜物品的好習慣。活動準備:不同類型的紙,塑料管飲料品剪刀膠水等工具。活動過程:一、探索活動:1、引導幼兒觀察水龍頭噴水現象,討論形成原因。2、總結原因:由于使用水龍頭時用力過大,導致出現上述情況。3、怎樣才能使水龍頭使用時間延長? 引導幼兒說出正確使用水龍頭的方法,知道節約用水,愛惜物品。4、水龍頭壞了,怎么辦 我們自己試著修一修好嗎(激發幼兒解決問題的愿望)請幼兒用手試一試怎樣能使水不向四周噴(幼兒經過反復試驗,發現用兩只手圍在水龍頭上,水就順手向下流去。)5 、針對剛才的試驗,引導幼兒想辦法。 孩子們說出很多新奇的想法,一幼兒的辦法得到了大家的同意。即:卷一個與水龍頭一樣粗細的紙筒,套在水嘴上,水會順著紙筒向下流去。于是,孩子們動手做了幾個紙筒去試驗,成功了。可是不一會兒紙筒就壞了,于是大家繼續想辦法。二、手工活動:1、討論:什么材料能代替紙筒,不會被水滲濕。2、提供各種材料和工具讓幼兒制作“引流管”。3、把幼兒制作的“水管”按材料分類。(紙類、橡膠類、塑料類、飲料瓶類)4、幼兒分組去試驗自己的勞動成果。5、討論:哪種材料最適合做水管。經幼兒的討論認為,紙類(卡紙、紙杯、紙板)總是會被水濕 ,不可取。塑料類(指塑料袋)太軟,不便于操作,效果也不好,只有橡膠類和飲料瓶類(用飲料瓶剪開制作的小管)最實用。6、教師和幼兒選擇最合適的“引流管”裝在壞的水龍頭上。三、活動延伸:1、 在家里有沒有這種情況,爸爸媽媽是怎樣做的 啟發幼兒運用已有經驗,開動腦筋,想出其他解決的辦法。2、 向爸爸媽媽詢問水龍頭噴水的原因(原理),繼續探究其他方法。四、效果分析: 此活動源于幼兒生活,是他們較感興趣的事情,且探究活動是大班幼兒最喜愛的形式之一。通過本活動,培養了幼兒的好奇心,激發了幼兒觀察生活、探究事物的興趣。極大的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體地位,使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動手能力和運用已有經驗的能力得到了展示和提高。增強了幼兒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