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形形色色的力》教案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初步的探索能力。
2、激發幼兒愛科學的情感。
3、初步認識各種力及其作用。
活動準備:水盆、小紙船、風車、沙包、彈力球、拉力器、玩具汽車、拉力車、小推車、磁鐵、弓箭等;數碼相機、墊子、輕音樂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玩具,談話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抱抱一個小朋友,問:為什么老師可以把小朋友抱起來?(坐墊子)老師今天給小朋友請來一位看不見的朋友。小朋友們,看到老師今天給你們準備了這么多玩具,肯定很想玩玩對不對?那老師要先給小朋友提幾個要求:1、小朋友在玩的時候要注意安全,不要撞到其他的小朋友,也不要弄濕衣服;2、玩具有很多種,小朋友可以互相換著玩;3、找找那位看不見的朋友在哪里。
二、幼兒自由操作材料,教師指導并用數碼相機抓拍精彩的瞬間。(輕音樂)
重點指導幼兒發現船浮在水面上、沙包扔了落下來、風車會轉、汽車推一下會停下來、
三、請幼兒把東西放回原處,坐回墊子。
請幼兒說一說你剛才玩得什么?怎么玩的?有什么現象?
四、總結談話。
師:那剛才小朋友玩的時候有沒有動腦筋想過:為什么會出現這些現象呢?是什么在起作用?我們現在一起來看一下我們剛才拍的照片,找找我們那位看不見的朋友。(教師翻照片,師幼一起邊看邊說,誰在干什么,這是什么力在起作用?)
五、欣賞詩歌。
力有各種各樣,他們起的作用也不一樣,老師把小朋友認識的這些力和他們的作用編成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六、發散幼兒思維。
各種各樣的力就在我們身邊,你還知道有哪些力,有什么作用?一起來回憶一下。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開展的相對來說是很成功的,科學活動是在幼兒主動探索的過程。我在其中沒有給孩子過多的干涉,充分尊重孩子!
在活動中,我用大力士的字卡貼在自己身上,以大力士的角色溶入孩子的活動,孩子們的積極性馬上被我調動。
在活動的環節中,圖譜是我預先準備好的,但是,當我示范了一個圖譜后,我發現,孩子們自己都能設計圖譜,而且和我預先畫好的是一樣的 ,所以,我臨時把環節有所改動!
在這樣的互動中,孩子們的興趣點一直都在探索不同的力上,唯一不足在與我自己沒有把力的兒歌熟記,才會導致最后的環節有些凌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