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小火柴轉起來》
一、活動意圖 愛玩是幼兒的天性。在科學探索活動中,我們鼓勵幼兒在玩中發現身邊的科學,并嘗試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激發幼兒對探索的興趣,積累探索的方法。在“小火柴轉起來”的活動中,我設計讓幼兒獲得直接的操作體驗,引導幼兒在比較和分析中發現影響陀螺轉動變化的一些因素。如第一個環節是讓幼兒回憶、交流生活中的轉動,教師引導幼兒結合已有生活經驗,發現轉動這一現象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引起幼兒對轉動這一現象的興趣,激發幼兒探索的愿望。指示幼兒借助教師提供的材料,探索讓小火柴站立轉起來的方法。第二個環節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嘗試用比較的方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通過引導幼兒操作和交流,調動幼兒的已有認知經驗,激活幼兒的思維,讓小火柴轉久一點,從而使他們發現影響陀螺轉動變化的一些因素。第三個環節是活動延伸,因為影響陀螺轉動的因素有許多,讓幼兒在互相欣賞制作的作品過程中,拓展思維。二、活動目標1. 對物體轉動變化感興趣,探索讓火柴站立轉動的方法。2. 嘗試在探索和比較中發現分析影響陀螺轉動變化的一些因素,了解重心低穩定性好的原理。二、活動準備1. 物質準備:每小組分配若干剪刀、透明膠、雙面膠、大頭針、回形針、火柴、橡皮泥、瓦楞紙、紙板、白紙條、瓶蓋、雪花片、吸管、棉簽、直徑5厘米左右的圓紙片(在紙片的中心或偏離中心處打一個小洞),筆、記錄表。2. 知識準備:幼兒在活動前已有初步重心低穩定性好的經驗。三、活動過程(一)導入活動,探索讓火柴站立轉起來1. 引導幼兒回憶生活中轉動的物體。2. 幼兒利用材料探索讓火柴站立轉起來的辦法。3. 小結:統計能讓火柴站立轉起來的材料。火柴太細長站立轉會倒下,加上重的東西可以站立轉起來,像玩具陀螺長得很像轉動的火柴。(二)比一比怎樣的火柴轉的時間長1. 讓幼兒再次探索怎樣讓火柴站立轉動時間長。2. 讓用不同材料制作的幼兒上前,比賽火柴轉動時間長短,引出輔助物材料、形狀、重量的影響因素。3. 讓用相同材料制作的幼兒上前,比賽火柴轉動時間長短,引出重心高低位置的影響因素。4. 讓用兩種不同打孔位置圓紙片制作的幼兒上前,比賽火柴轉動時間長短,引出火柴軸心位置的影響因素。5. 小結:影響轉動變化的一些因素,如重心高低位置、輔助物的材料、形狀、重量、火柴軸心位置等。總結怎樣的火柴轉的時間長。(三)互相欣賞制作的火柴陀螺 讓幼兒自由欣賞同伴制作的火柴陀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