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何家公雞何家猜》說課稿
一、說教材
歌曲教學一直是被人認為最容易進行的,只要教師自己會唱,幼兒自然會跟著模仿,但在新《綱要》中,明確地強調幼兒藝術活動的能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尤其這首歌是幼兒從未接觸過的粵語歌曲,教起來必須更加具體,更加生動有趣,因此根據教材內容和分析,我運用了視聽唱和游戲法進行教學。
二、說教學目標
1、初步嘗試學唱廣東話的歌曲并對學廣東話感興趣。
2、能有節奏地邊唱變玩猜拳游戲,并會在間奏處做相應的肢體動作。
3、體驗和同伴一起歌唱,游戲的快樂。
三、說教學重點
教學的重點:掌握粵語的發音,以及邊唱邊玩猜拳游戲,并會在停頓處做相應的肢體動作。
四、說教法
整個活動中,我運用了表演游戲法、提問法、體驗法等幾種方法使幼兒在玩、跳、唱、說等幾重方法中獲得音樂節奏感,從中感受到粵語歌曲帶來的樂趣。
五、說活動流程
1、導入課題
用律動《大公雞》以表演的形式引入,讓幼兒對大公雞的歌曲產生興趣,并將歌曲《何家公雞何家猜》進行比較,發現歌曲的不同之處,引發對粵語歌曲的興趣,在這個環節,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和特點,為以下的學習提供良好的基礎。
2、欣賞歌曲并初步試學粵語,我唱歌曲后提問,廣東話“雞”叫“該”,聽一聽這首廣東歌里面有哪些“該”?這些“該”還是排著隊出來的,看看它們是怎么排隊的?鼓勵幼兒用粵語說,并給予積極的肯定。
3、學唱歌曲第一段并進行表演,鼓勵幼兒嘗試跟我們一起學唱第二段,加入動作,幫助記憶,并表揚會在間奏處停頓的幼兒。
4、觀看圖譜,學習第一段,根據圖譜學習理解歌詞內容,我首先用普通話來念歌詞,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并學習相應的動作,來更好的記憶歌詞,接著嘗試學習用粵語來演唱歌曲第一段,再配上前面的動作以后,幼兒對第一段的掌握會容易許多。
5、我教幼兒玩猜拳游戲,并請教師和我一起示范,然后提問,我們是在哪個字上出拳的?又是在什么時候做了“公雞”、“母雞”、“小雞”的動作。在幼兒做猜拳游戲時,鼓勵幼兒一邊唱歌一邊游戲。
6、完整演唱歌曲
(1)完整演唱歌曲,一邊唱一邊做動作。
(2)兩個幼兒一組,完整演唱歌曲并在第二段時做猜拳游戲。
(3)幼兒要請客人老師互動表演,一起玩猜拳游戲。
六、結束部分
簡單擴展廣東話,和老師們再見,活動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