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單簧管波爾卡(欣賞)
活動目標:1、在圖譜的幫助下了解樂曲分為三部分,并通過多次的傾聽發現“響鈴聲”節奏的異同感知樂曲的 a-b-a結構,愿意大膽表述。2、在聽和說的過程中感知樂曲的流暢與歡快,并嘗試用動作表現樂曲。活動準備:1、剪切過的音樂《單簧管波爾卡》2、植物生長的視頻一段3、示范畫圖譜、響鈴圖片、花、藤的標記4、表現春天景色背景圖一張、樂器單簧管圖片活動過程:一、以春天自然導入,初步感受音樂。1、說說春天自然導入。師:小朋友們,春天來啦!春天是什么樣的?(出示ppt背景,春天的景色,花仙子------瞧,柳樹發芽了、綠綠的小草從土里鉆出來了,花仙子姐姐也帶來了各種顏色的花兒,花仙子姐姐還給小朋友們帶來一件禮物,是什么呢?趕快坐下來,一會兒就知道了。)2、初步感受音樂師:花仙子姐姐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首樂曲,我們先一起來感受一下。(第一遍完整欣賞)二、運用圖譜了解樂曲,借助“碰鈴”聲在樂曲中節奏的異同分析樂曲的a-b-a結構。1、運用圖譜了解樂曲師:我想小朋友一個問題,聽著這首樂曲你會想到什么?(小聲放樂曲做背景,幼兒自由回答,然后播放視頻)我會想到植物生長,長藤、開花,(把視頻和單簧管波爾卡音樂結合)有沒有同樣的感覺呢?這樣小朋友們再來感受一下這首樂曲,同時我還會跟著音樂把這首樂曲畫下來,(教師示范畫 長藤---開花---長藤)(第二次完整欣賞樂曲)師:看這個圖譜你覺得這首樂曲分為幾部分? 三部分都一樣嗎?哪兩部分是一樣的?(貼標記藤-----花-----藤)(第三次完整欣賞樂曲)2、分析音樂的a-b-a結構師:第一部分——音樂給人的感覺就像是長藤,慢慢長高長長,長了幾根藤呢?我們聽音樂。(看圖譜聽第一部分,用動作提示)你怎么聽出來的?每根藤長好后有一個什么聲音?你們聽到鈴鐺聲就用手點一下(完整聽第一部分,貼碰鈴圖片)第二部分——然后開花,這里的音樂和第一部分的同嗎?哪不同?碰鈴聲發生了什么變化?你聽到鈴聲就拍手,(完整聽第二部分,引導幼兒在鈴聲處拍手)開了幾朵花啊? 第三部分——聽一下第三部分,和哪一部分是一樣的?(帶領小朋友分別感受第一段和第三段,知道這兩部分是一樣的)它和第一部分是一樣的,也長了四根藤。好了,現在我們小朋友不僅從圖譜上看出來這首樂曲有三個部分,而且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是相同的,我們用耳朵聽也能知道樂曲有三個部分,而且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是相同的,我們再完整用耳朵欣賞這首樂曲,聽完告訴我你心里的感受。(第四次完整欣賞樂曲)三、感知樂曲的流暢與歡快,用動作表現。1、感知樂曲特征剛才小朋友們把這首樂曲又完整地欣賞了一遍,誰能說說聽完這首樂曲你心里有什么樣的感受? 小結:這首樂曲聽起來給人流暢、歡快的感覺,很開心。2、動作表現師:春天是個美麗的季節,萬物復蘇,我們聽到這首樂曲就想到植物生長,如果用動作怎么表現植物生長呢?怎樣長藤?(個別幼兒上來示范)從下往上跟著節奏長,第二根藤就再從下長,一共做幾次?我們跟著音樂來一次。開了幾朵花兒?花兒在開放時有點含羞,一點一點的開下來的,長了幾次才完全開放的?(提示幼兒鈴聲有八次,表示開一朵花)你想用什么動作表現?(鼓勵幼兒用不同的動作表現)我們跟著音樂來一次。第三部分和第一部分一樣。你們的想象太豐富,我們聽著音樂把這首樂曲用動作完整的表現出來,敢不敢試一試?(幼兒跟音樂用動作完整表現)(第五次完整欣賞樂曲)3、簡單介紹樂曲 這首樂曲是外國的一首民謠名字叫《單簧管波爾卡》,單簧管是一種樂器,(出示圖片),波爾卡是樂曲的一種風格,就是用單簧管演奏的波爾卡風格 的樂曲。四:活動結束師:好了,讓我們回到班里把這首歡快的樂曲介紹給你的好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