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龜兔賽跑(精選3篇)
大班音樂:龜兔賽跑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節奏、速度的快慢變化特點,理解樂曲所表現的內容。
2、嘗試用表情、肢體動作大膽表現烏龜和兔子的動作和神態。
3、知道做事要認真、不驕傲。
活動準備:
1、事先熟悉《龜兔賽跑》的故事。
2、創設森林比賽場情景:大樹、起跑和終點線,烏龜、兔子的頭飾、獎牌三個,鮮花三束
3、多媒體課件《龜兔賽跑》、故事磁帶、圖譜一張
活動重點:能樂曲節奏、速度的快慢變化特點,用不同的動作表現音樂的內容。
活動難點:嘗試用表情、肢體動作大膽表現烏龜和兔子的動作和神態。
活動過程:
一、完整欣賞,整體感知
(一)幼兒欣賞無聲課件《龜兔賽跑》
提問:
1、“動畫片的名字叫什么?”
2、“誰能學學兔子和烏龜是怎么走路的?”
指導幼兒模仿并說出:“兔子一跳一跳速度快,烏龜一步一步爬得慢”。
二、分段欣賞、細致討論
(一)引導幼兒選擇音樂
分別播放《兔子和烏龜》的音樂,并提問:
1、第一段音樂送給誰?為什么?
2、第二段音樂送給誰?為什么?
(二)小結情況
第一段音樂輕快、跳躍、活潑,很適合蹦蹦跳跳的小兔子。第二段音樂低沉、平穩,我們就把它送給慢吞吞爬行的烏龜。
三、再次欣賞,引導表現
(一)觀看配樂課件《龜兔賽跑》,完整欣賞樂曲
(二)出示圖譜,完整欣賞音樂,幼兒自由表現
教師引導幼兒按圖譜隨小兔子音樂跳一跳,按圖譜隨烏龜音樂爬一爬。要求幼兒按圖譜隨音樂有節奏地做動作。
(三)啟發幼兒根據故事情節表現每段音樂內容
提問:
1、兔子驕傲時跑起來什么樣?烏龜比賽時爬得很累,要用什么動作表現?
2、小動物怎樣為烏龜慶祝勝利的?
重點指導幼兒模仿出兔子驕傲的神態,烏龜比賽時堅持不懈的動作表現,如喘氣、擦汗、捶背。歡慶勝利的內容表現:獻花、發獎牌、拍手、跳舞、歡呼等。
3、為什么跑得快的兔子輸給了慢吞吞的烏龜?我們向誰學習?
四、角色表演,感受快樂
指導幼兒分角色表演。請六名幼兒分別扮演小兔子、烏龜,其他
幼兒扮演森林中其他小動物,隨音樂共同表演。提醒幼兒按音樂節奏
做各種動物的動作。
活動延伸:
1、音樂角:里可投放兔子、烏龜等小動物頭飾,繼續隨音樂表演。
2、語言角:里可提供圖片續編龜兔賽跑的故事。
3、家園共育:鼓勵幼兒回家為家人表演故事內容。
附:曲譜
《龜兔賽跑》
兔 子
1=f 2/4 活潑、跳躍地、稍快
(1 5 | 1 5 | 1 5 | 1 5 )| 5 5 | 5. 3 | 5 .1 6 .1| 5 .3 |
2 5.3 |2.6 5.3|2 .3 1 .3 | 2 ∕ | 5 0 | 5 5 | 5 .3 | 5 .1 6 1| 5 3 .5 | 3 2 .1 |6 .1 5 .3| 2 6 | 5 . 3 |2 6 |
5 1 3 | 2 5 | 1 0 ‖
烏 龜
1=a2/4 穩健地、 稍慢
6 6 6 | 2 6 6 | 6 .6 1 6 | 3 7 3 0 | 3 7 7 .7| 3 7 7 |
3 7 3 .3 | 7 #1 6 | 6 6 6 | 3 6 6 |6 .6 1 6 |3 7 3 0 |
3 7 7 .7 | 3 7 7 | 3 7 3 .3| 7 3 6 0 ||
歡 慶
1=b2/4 歡快、 熱烈
(5 .3 2 3 | 5 1 6 5 3 | 2 .1 2 5 3 2 | 1 1 1 1)| 1 .2 3 2 3 | 1 5 5 |3 53 25 | 3 2 1 2 5 | 1 .2 3 2 3 | 1 5 5 | 3 5 3 2 5 | 3 2 1 2 1 ||6 6 6 3 5 5 | 6 6 6 5 6 5 | 3 3 3 5 3 3 | 2 2 2 2 | 5 6 5 3 2 3 | 5 6 5 3 2 3 | 5 6 5 3 5 6 | 1 2 1 6 5 6 | 3 3 5 6 5 6 | 1 1 1 1 0 ||5 _ | 6 _ | 3 5 2 5 | 1 0 | 1 0 ||
大班音樂:龜兔賽跑 篇2
活動目標:
1、幼兒欣賞音樂時,能分辨兔子的音樂和烏龜的音樂。
2、引導幼兒用有個性的動作表現兔子的驕傲和烏龜的勤懇、溫和。
3、在游戲中體驗音樂所表達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熟悉故事《龜兔賽跑》。
2.電腦技術處理,刪掉解說和部分重復音樂。
3.活動室布置:中間兩棵大樹,后面一個小土坡。小兔、皇冠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課題:
師:“小朋友,還記得老師給你們講的《龜兔賽跑》的故事嗎?今天我們還要來聽這個故事,不過這個故事很特別,它是用音樂講出來的。”(幼兒個個睜大了眼睛,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2、幼兒欣賞音樂。
(1)完整欣賞,讓幼兒對音樂有一個完整的印象。
欣賞后提問:你聽了音樂后,有什么感覺?(孩子們發言踴躍:音樂很有趣、很好玩、我好像看到了烏龜和兔子在比賽、我聽了很想跳起來等。)
(2)欣賞音樂的前面一部分,能很快分辨音樂,并能用有個性的動作來表現。
欣賞前提示:“請小朋友仔細聽兩段音樂,哪段表示小兔子跳,哪段表示烏龜爬呢?”
欣賞后提問:
a.你們聽出來了嗎?哪段表示小兔子跳,哪段表示烏龜爬?”(孩子們異口同聲,都說前面一段是兔子跳,后面一段是烏龜爬。看來這個問題較簡單,本課重點應放在后面。)
b.為什么呢?(多數幼兒舉起了手,有些幼兒表達不清,但意思都能明白。劉洋說得很好:因為前面的音樂活潑歡快,就像小兔子在蹦跳,而后面一段音樂慢慢的,就像烏龜在慢吞吞地爬著。)
c.你們能學學它們的樣子嗎?(多數幼兒跟著音樂節拍把兔子和烏龜一跳一爬的樣子表現出來了,只見范青文、王藝蓉等幾個小朋友把兔子那驕傲的神情也表現出來了,嗨!這些孩子的樂感太好了,真了不起)
d.討論交流:故事中的小兔子是什么樣子?(它很驕傲、很了不起、瞧不起人、把頭抬得高高的。)誰能學學小兔子驕傲的樣子?(先跟音樂個別表演,再集體表演,表揚鼓勵表演有創新的幼兒,建議音樂的最后一拍擺好驕傲的造型。幼兒擺出的姿勢真是千姿百態:有的撅著小嘴,斜眼看著人;有的朝自己翹著大拇指,頭抬得高高的;有的兩手交叉在胸前,腳在地上拍打著,一副滿不在乎的神情,孩子們那投入的樣子真令我感動。)
e.那烏龜是什么樣子呢?(它很謙虛、笑瞇瞇的、爬起來很慢、它有禮貌。)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幼兒跟音樂表演)
(3)欣賞中間的音樂(比賽時的音樂),體會音樂所表達的情感。
a.提示:“這段音樂講的是什么事情呢?”(幼兒聽音樂)
欣賞后幼兒發表自己的意見,王藝蓉說:“這段音樂講的是龜兔賽跑的事情。”陳天野說:“我聽到音樂里一會兒是蹦跳的小兔子,一會兒是慢慢的烏龜,一會兒又是小兔子,一會兒又是烏龜,就是說它們倆已經比賽了。”
b.欣賞第二遍音樂,大家一致認同了他們的說法。
提問:“后來怎么樣呢?”
小a說:“我聽出來了,小兔子驕傲,睡覺去了。”
小b說:“我聽到了叮叮咚咚的音樂,像是星星出來的聲音。”
小c說:“小烏龜沒有停步,繼續往前趕。”
小d說:“最后小兔子醒過來,趕緊追,可是已經來不及了。”
c.再欣賞音樂,玩手指游戲。(幼兒一手伸出兩指,代表兔子的耳朵,另一手五指張開、微微彎曲,表示烏龜,邊聽邊玩,表情甚是投入,大大提高了興趣,且避免了聽到比賽音樂而興奮失控的場面。)
(4)欣賞最后的音樂。
3、提示語:“這段音樂聽了感覺怎么樣?”(想跳舞、唱歌、大玩一下)
幼兒跟音樂盡情舞蹈。(跳了一遍后好像還不過癮,又跳了一遍。)
再完整欣賞全曲,邊聽邊玩《龜兔賽跑》的游戲,充分體會音樂所表達的情感。
(1)把幼兒分成兩組,一組扮演兔子,一組扮演烏龜,兔子戴上頭飾,開始表演。烏龜勝利后戴上皇冠,大家歡慶勝利。
(2)交換角色游戲。這時幼兒很興奮,情緒難以控制,但再次聽到音樂后不一會兒就進入了狀態。
4、結束小評。
師:“今天烏龜憑著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勝利,小兔子也認識到:驕傲會使人失敗。小朋友,我們可不能學小兔子喲?”
大班音樂:龜兔賽跑 篇3
活動目標:
1 .用京劇西皮的曲調.短促、拖長腔等方法演唱歌曲 。2 .在熟悉兒歌,會唱了的基礎上學習對唱,并用動作和表情表現歌曲.
3.懂得不能驕傲的道理 。
活動準備:
1.歌曲錄音帶及伴奏帶.
2.幼兒有聽故事《龜兔賽跑》,念兒歌(歌詞)的經驗.
3.以欣賞過與京劇有關的唱法,動作,過門,樂器等.
活動過程:
一 .隨著歌曲<<快樂的一天開始了>>的音樂,做身體動作,進一步感受和表現3\4拍樂曲的特點,以愉快的心情,積極的態度參加活動。
二.教師引導幼兒回憶《龜兔賽跑》故事情節。
三.念兒歌(歌詞)一遍 。
四. 欣賞京歌《龜兔賽跑》錄音帶。
五.比較京歌與一般歌曲的不同.
1.這首歌和我們平時唱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樣?
2.有時拖腔拖得較長,京劇是叫什么?(拖長腔),有時還繞著唱.
3.歌里有時是唱,還有呢?(有說----“道白”)
4.重復欣賞,加深對京歌特點的印象。六.玩對唱游戲. (用歌曲伴奏帶)1.幼兒練唱歌曲中的過門 。2.教師唱歌詞,幼兒唱過門,一起說“道白”。3.幼兒唱歌詞,教師唱過門,一起說“道白”。
4.幼兒與幼兒進行對唱游戲.七.遷移原有經驗,邊唱京歌邊有表情地做動作.如: 邊唱邊拉京胡,烏龜努力地賽跑,兔子 的驕傲,羞愧地低下了頭等.
八.確定京歌名稱。
師:“因為這道歌用的是京劇的曲調,所以叫京歌《龜兔賽跑》。”
九.在歌曲錄音伴奏帶的伴隨中,愉快地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