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生成活動方案:開心一刻
2、把作品帶回家,講給爸爸媽媽聽。
我的反思:幼兒的想象和言語是互相交織的,他在想象的時候,常常會伴隨著自言自語,甚至還伴隨著一些肢體動作。真時我不過度干涉,滿足幼兒的自言自語(自我交流)以及同伴之間小聲交流的愿望。否則會扼殺幼兒的想象。
活動三:故事:萬爾福的頭發
活動目標:
1、喜歡聽滑稽幽默的故事,嘗試說好笑的故事。
2、知道幽默、滑稽引人發笑的原因是因為奇巧。
活動準備:
幼兒平時看到過一些幽默的書。
活動過程:
一、欣賞《萬爾福的頭發》。
1、聽《萬爾福的頭發》前七節。
2、萬爾福叔叔怎樣保護自己的頭發?萬爾福叔叔有一頭怎樣的頭發?
1、聽故事的最后一節。
2、你們為什么笑得那么開心?你們覺得什么地方好笑?幼兒邊聽邊看活動材料上的《萬爾福的頭發》,聽老師講故事。
二、初步了解好笑的故事。
1、為什么這個故事能讓我們笑?
我的觀察:黃澤說:他滑稽、有趣。邵偉說:他幽默可笑。
我的反思:教師的問題一下子把孩子的話題擴展開去,孩子的思維已不再停留在原來的層面上。
2、我們聽后感覺怎么樣?
我的觀察:吳澤滔說:感覺好笑、哈哈大笑。趙靜怡說:聽到最后好笑死了。
請幼兒續編。
編故事。
三、把自己編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或其他人聽
我的反思:進一步發展幼兒擴散性思維。
活動四:美術:小伙伴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畫小朋友的臉部表情。
2、添畫小伙伴的身體、手腳,掌握躲在后面的畫法。
3、激發關心、喜歡小伙伴的情感。
活動準備:
深色水彩筆、紙。
活動過程:
一、示范導入。
(教師出示9個圓。)這是什么?(圓)看看我會把他們變
成什么。(教師示范各種表情畫法。)小朋友看看這些是什么表情?
我的觀察:(笑、哭、生氣、難過……)
二、引導幼兒想象交流。
這些就是我們小朋友平時的表情。我們都有自己的小伙伴,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有圓圓胖胖的大腦袋,不同的特點卻很多很多。發型各不相同:有的短頭發、有的長頭發、有的梳兩條辮子,有的扎“馬尾巴”。
眼睛也有大的、小的。
我們小朋友的性格也不同,有的喜歡笑、有的經常哭、有的會生氣,有的上課特別認真,有的嘴愛吃……
我的反思:孩子們交流的范圍遠遠超出了老師的要求,在這個過程中,老師也沒有刻意地讓孩子停下來重新組織話語,但孩子在交流的時候,他們的神情、他們的言語、他們的動作無不透著喜悅與激動,即使有了不同的意見,有了矛盾,他們也在互相觀摩,互相學習,互相了解,共同進步。
三、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小朋友不同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小朋友先再紙上多畫幾個
方圓,跟著黑板畫不同的表情。然后自己添畫發型、加上身體和手腳。然后自己動腦筋、細觀察,想想看看,能不能畫出各不相同的小伙伴。
四、作品展示,結束活動。
活動五:數學:復習6的組成
活動目標
1、復6的組成,使幼兒知道6分成兩份只有5種不同分法。
2、啟發幼兒初步感知數的分合的有序性。
3、引導幼兒積極地參與評議活動,大膽講述自己的意見。
活動準備
教具放大的材料范樣。
學具第一、二組:范樣12張及材料紙若干,鉛筆12支,操作卡片16、17;第三、四組:材料紙若干,鉛筆6支,操作卡片17;第五、六組:材料紙若干,每人一盤雪花片,鉛筆6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