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主題教案]我喜歡的成語1
教師:剛才,我們講的那么多的意義,古人很聰明用四個字就把它概括了,叫守株待兔,一直流傳到現在,我們稱它為“成語”。(成語是古代人使用流傳下來的,它只有幾個字卻代表很多很深的意思,簡潔,讀起來朗朗上口。)
5、了解幼兒知道成語的情況,并請知道的幼兒說一說。
觀 察 記 錄 時間 2001年4月16日
活動內容 晨間情趣活動:有趣的成語“守株待兔”
參與活動幼兒姓名 全體
幼兒
幼兒行為表現 在講完成語故事,請幼兒討論時,他們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有的說:這個人太笨了,兔子不會總撞到樹上;有的說:做事情不動腦筋;有的說:不勞動,就想得到東西;有的說:這個人肯定不懂科學,兔子動作快,眼睛好;有的說:他應該一邊種一邊等……
指導與評價 這是第一次給小朋友講成語故事,因為成語所隱含的意義比較深刻,所以選擇了較為淺顯的成語《守株待兔》,沒想到幼兒聽后反應特別激烈,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七嘴八舌地說一說,居然把這個成語所表現的意義都說了出來。看來讓幼兒喜歡成語,學習成語是可行的,關鍵是內容的選擇。
計算區:成語接龍
目標:
1、能將學過的成語按首字與尾字讀音相同進行接龍游戲。
2、能主動、積極地參加游戲,體驗游戲的快樂。
材料:幼兒畫的成語卡片若干,教師活動前進行有意識的篩選。
指導要點:
1、提醒幼兒先說出自己手中卡片上的成語。
2、指導幼兒看清第一張卡片上成語的最后一個字一定要與自己手中卡片上的第一個字讀音相同才可連接。
3、最后數數自己手中的卡片,卡片少的幼兒為獲勝者。
觀 察 記 錄 時間 2001年4月16日
活動內容 計算區活動:成語接龍
參與活動幼兒姓名 彭程、楊浩翔
幼兒行為表現 彭程擺下“聞雞起舞”這張卡片。楊浩翔緊接著放了一張“五馬分尸” 彭程說:“不對,不對。你是五,我是午。”楊浩翔說:“是的,就是的。它們都是wu!迸沓陶f:“我認識這兩個字,它們不一樣,不信問老師!
指導與評價 彭程小朋友已能認識很多漢字,即使音同字不同,他也能辨認,所以發生了和同伴的爭論。教師表揚他認識很多字,了不起,告訴他這也是一種很好的接龍游戲,只不過和我的要求不一樣。比老師的要求更高,不僅要音同,字也要相同。今天我們的游戲,只要讀音相同就可以。經我這樣點撥,楊浩翔拍拍腦袋說:“原來有這么多的wu
語言區:動物成語棋
目標:
1、能說出與動物有關的成語,豐富知識。
2、提高學習、運用成語的興趣。
材料:棋盤一副,棋子兩枚
指導要點:
1、出示棋盤,引導
幼兒說出棋盤上有什么?你知道哪些成語與動物有關?
(蛇:畫蛇添足、杯弓蛇影;馬:老馬識途、指鹿為馬)
2、向幼兒介紹活動規則:兩位幼兒共同游戲,以“包、剪、錘”的方式確定誰先擲骰子,擲到幾就走幾步,遇到有動物的格子就說出與此動物有關的成語,說對了,就進一步,說錯了,則后退一步,看誰先到終點。
3、幼兒游戲,教師指導。
4、小結:請幼兒介紹活動中使用的與眾不同的成語,或請小朋友介紹成語的含義,講述成語故事。 觀 察 記 錄 時間 2001年4月17日
活動內容 語言區活動:動物成語棋
參與活動幼兒姓名 錢夢雨、徐天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