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綜合活動《剝花生》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用數字、符號記錄花生的數量,知道花生中花生米的數量是不同的。
2. 嘗試有計劃、有條理地進行多次剝花生、做記錄的活動。
活動重難點:
學習用數字、符號記錄花生的數量。
活動準備:
1. 花生果每組一盤(按照每人5粒花生的數量放置,仁的數量為1—4不等)。
2.每人一支鉛筆、一張剝花生記錄紙。
3.每組兩只空盆、四份統計紙。
活動過程:
一、猜謎,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 教師出謎面:麻屋子,紅帳子,里面睡個白胖子。請你猜猜是誰呢?(鼓勵幼兒結合生活經驗大膽猜測。)
2. 個別或全體幼兒說出謎底,教師給予肯定并請組長揭開蓋在盤子上的手帕:“真的是花生!保ㄒ龑в變夯顒优d趣。)
二、組織幼兒進行剝花生,引導幼兒學習用數字、符號記錄花生的數量及嘗試有計劃、有條理地進行多次剝花生、做記錄的活動。
(一)看一看,猜一猜。
1. 教師請幼兒觀察盤中的花生,說說它們有什么不同?(幼兒可比較花生的大小、長短等外形特征)
2. 教師小結并提問:你知道每顆花生里有幾粒花生米嗎?
教師鼓勵幼兒大膽猜測,小結:可能是一顆、兩顆、還可能是三顆,四顆呢,真有意思。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很多花生,到底有幾粒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剝一剝,記一記吧!
(二) 幫助幼兒了解記錄的方法。
1. 教師出示記錄表,提問:你發(fā)現了什么?
幼兒a:有數字。
教師追問:這些數字表示什么意思呢?請個別幼兒回答后教師總結:1表示你剝的第一顆花生米。2就表示……
幼兒b:有一粒一粒的花生米。
教師:表示每剝一顆花生后剝出來的粒數。引導幼兒一起數一數、說一說。
教師:下面的空格表示什么意思呢?剝到幾;ㄉ拙驮谙鄳母褡永锎蚬。
2. 教師示范操作:如:第1顆花生剝出來是2粒,就把花生米放在分類盒中數字“1”的格子里,在記錄表上先要找到數字“1”,再找到兩;ㄉ,在相應的個子里打勾。
如果第2顆花生剝出來是3粒,那該怎么記錄呢?請個別幼兒來說說記錄的方法,教師指導幫助。
(三) 組織幼兒操作,剝花生并記錄。
1. 介紹記錄規(guī)則進和要求。
(1)教師追問:是剝完了一起記錄呢,還是剝一次記錄一次呢?
(2)小結操作要求:要剝一顆記一次,把花生米放在分類盒的相應格子中,殼放在空盆中。你剝的是第幾顆就先要找到數字幾,剝出來是幾粒再找到相應的格子打勾。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1)請每位幼兒自己選擇5個花生果,逐個放在分類盒的格子中,然后開始剝花生,并記錄。
(2)注意觀察每個幼兒剝與記的方法與步驟,給予幼兒適當的幫助。
(3)引導先完成的幼兒觀察自己的記錄單,說說自己的操作結果。
(4)提醒幼兒要注意衛(wèi)生,將花生的殼放到中間的盆子里。
三、組織幼兒分享交流,并統計。
1.教師:小朋友一共剝了5顆花生,每顆有幾粒?誰來介紹一下?
鼓勵幼兒積極介紹自己的操作結果,將記錄表和與分類盒進行驗證,幫助個別出現問題的幼兒進行調整。
2. 引導幼兒學習統計:有的小朋友1顆的比較多,有的是2顆的比較多,那么究竟幾顆的多呢?我們有什么好辦法?鼓勵幼兒動腦筋想辦法。
小結:我們將自己剝的花生進行統計,這里老師根據自己剝的花生進行了統計,(出示總計示范表)如:1;ㄉ3個勾,就在相應格子里寫上3;2粒的有幾個勾?就寫上數字幾,請個別幼兒嘗試操作,學會總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