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課大賽”讓我插上了奮飛的翅膀
在后來的參賽過程中使張老師感觸最深的就是團隊精神。“在參加省比賽時,學校校長帶隊,派出了輔導老師,電腦老師,當我們抽完簽后,我們立刻展開討論,研究教材。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為了某一個環節大家往往爭得臉紅脖子粗,互不相讓,就是在這種對待教學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氛圍下,設計出了不僅能體現我們的教學理念,同時也為我們的外語教學提供了很好范例的課例。所以,省里的比賽毫無懸念地勝出,同時也充分說明了集體的智慧是很重要的。”張老師肯定的說。
參加全國比賽的過程和經歷更是讓張老師終生難忘。xx年4月,在武漢雜技廳舉行的“第三屆全國初中英語優質課大賽”可謂是強手如林,比賽所使用的材料是專家們臨時編寫的。對于張老師及他的團隊來說也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比賽。當時,張老師抽到的簽可能是所有參賽選手中材料最難的。內容是一段對話,談論剛剛墜毀的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張老師回憶當時的感受說:“材料之新是我們沒有預料到的,網上只有很少的相關材料,就連空間站的名字 ‘mir’都不知怎么讀。拿到材料以后,我先通讀了幾遍,了解了內容,接著同我們的老師們展開了討論。整個過程中大家對材料的處理提出了很多參考意見,為了一些設計大家爭論不休,互不相讓,我們的帶隊老師之間甚至到了吵架的境地。最后,大家本著一個共同的目的,打破常規,設計出既能體現最新教學理念,又能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真正以學生為主體,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實現我們的教學目標。比賽過程中,按照我們的設計,我全身心的投入,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非常好,所有的活動都真實有效,尤其是當我給學生們展示幾幅宇航員在太空生活的繪畫時,學生們的思維一下子被打開了,他們合作討論,發揮他們的想象力,用栩栩如生的肢體語言和得體的英語表達出來,使課堂氣氛達到高潮,連很多聽課的老師都被感染了,甚至都想參與進來。下課以后所有的學生都意猶未盡,不舍得離開。這堂課讓我頗有感受,好的教學設計在我們的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再次說明集體的智慧是無窮的。”
通過優質課大賽不僅提高了張老師的業務水平,也讓他對英語教學賦予了新的認識,要真正當好一名優秀的英語教師,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了。從那次大賽以后,他更加注意業務能力的提高,抓住一切機會,參加各種培訓,學習最新的教育理論,不斷地走出校門聽課,吸取別人的長處。經過幾年的磨練,張老師的教學藝術日臻成熟。當高中新課標最先在廣東實施時,他作為第一批的課改老師,積極參與進來,為推動課改的順利進行做出自己的努力。
04—07期間,張老師多次在校內、區內、市內上研討課、示范課。省教研室組織曾在全國大賽中獲過獎的廣東省英語十大名師,組成一個講師團,在全省各地開展了推動課改的系列展示課的活動。他作為成員之一,在幾次全省大型的教研活動中,其示范課反響最大,省教研員黃自成老師、和廣州市的教研員周文筑老師對張老師的課的評價是,“真正體現了課改的理念,為教學改革提供了很好的課例。”近幾年來,介于張老師在教改一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績,被人教社聘為新教材培訓專家。并先后為人教社培訓資源包拍攝過示范課例,為安徽、福建、廣東、遼寧等地的老師做過新教材培訓,皆受到好評。今年五月曾赴甘肅隴南地震災區支教。(據不完全統計,幾年來所上的示范課、專場講座達40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