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組織好健康游戲活動
幼兒教育是一個科學全面的養育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促進幼兒的的體、智、德、美.勞幾個方面同步發展,搞好智育、保育、體育這三方面.由此可見對于幼兒的身體素質培養在現代教育中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如何才能上好一節體育課?既能讓孩子全身心的自愿投入,又有適當鍛煉的成分在內,還可以適當減少不安全的事故呢?我認為主要與以下幾方面:
一、要有一個正確的態度對待每一節課
一個人的態度往往是決定成敗的關鍵,然而幼兒體育課也是如此。首先要從心底正確的對待自己所帶的課,也就是說雖然我們面對的是一群四五歲的孩子,覺得和他們有也沒有必要那么要求嚴格,或是非要他們站有站樣,走有走樣,只要糊弄著玩就行.其實這種思想就是一種錯誤的思想,孩子雖小但他們更需要適當的體育活動,每天適量的活動有益于他們更健康的成長。所以這就要求老師認真的對待每一節體育課,把每一節體育課都當成一節真正的體育課,不但在形式上,內容上,常規上也不可以少。
二、為幼兒提供充足的游戲時間
有些幼兒從小班讀到大班,游戲的水平還很低,游戲時間不足是其主要原因。有些孩子的性格比較孤僻,不愿參加游戲活動,許多幼兒在游戲快結束時才來參加,游戲時間導致低水平游戲的出現,實踐觀察發現:在短時間的游戲中,幼兒更多地表現為旁觀行為、閑散行為、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很難發揮。因而影響了幼兒游戲的質量。因此,每天宜為幼兒提供足夠的游戲時間。根據學校現階段場地的局限性,我們在進行活動的時候可以每天分組輪流進行游戲,這樣子一方面可以保證充足的游戲時間;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在游戲中出現的一些旁觀者行為。
三、引導幼兒自主、自發的進行游戲活動
我們應鼓勵幼兒自主、自發性的去探索游戲的玩法,在游戲中,對于游戲的具體內容老師不做硬性安排,由幼兒自己選擇、自己做主,幼兒在游戲中可以不受任何限制,盡情玩耍。老師只是作為游戲伙伴參加游戲,為幼兒營造寬松、民主、自由的游戲氛圍,讓游戲以生動活潑的方式流露出幼兒的真實感受。當然在游戲中,教師并非完全放任,而應做到心中有數。并依平時對幼兒活動特點的觀察和了解,進行相應的指導。比如說健康領域的《跳圈圈》活動,我為幼兒提供了基本材料圓圈后,幼兒先后自主進行了雙腳跳圈、單腳跳圈、將圈模擬山洞玩鉆山洞、甚至還有玩呼啦圈的,我們在進行游戲時不應當把活動局限于一個固定的小目標上,而應當以發展幼兒的綜合體能素質為目標,利用一個游戲活動讓幼兒自由去探索,從而鍛煉身體多方面的綜合體能發展才是我們最終的目的。
四、自制多種體育游戲教具,創設游戲物質條件
為引起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除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游戲內容外,直觀、生動、形象的教具及富于變化的材料是必不可少的游戲物質條件。教師可以利用身邊的常見物品器材制作一些游戲器材,比如說利用報紙制作成小球,可以練習投擲鍛煉手眼協調能力,還可以利用報紙球和牛奶罐一起玩保齡球,充分的發揮身邊物品的作用。并且在游戲中隨時關注孩子游戲進程,提供相應的支持,使游戲深入發展。當游戲玩到一定程度時,孩子興趣開始降低,教師要加大活動難度,使活動既有連續性,又富有挑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