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動手能力的培養
三、在保育工作中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
好動是幼兒的天性。我們的保育工作應適應幼兒的發展需要,充分發揮幼兒的天性,解放幼兒的雙手,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我們經常會發現小班的小朋友,自己吃飯時,總是會把飯菜撒的滿桌、滿身,有時吃的很慢。這時如果喂他吃,可能這孩子會吃的好,吃得飽一些,不會飯菜滿桌,弄臟衣服,但這樣卻會剝奪幼兒動手能力鍛煉的機會,長此以往,不利于幼兒的發展。俗話說:“心靈手巧”,要使幼兒更聰明,就應使他們多動手。為此,我們總是創造機會讓幼兒多動手,在他們動手時再給予耐心的指導、適當的幫助,盡量不保辦、不代替小朋友自己動手的過程,讓他們在實踐中提高動作的精確性,訓練動作的協調性。我班的徐嘉逸小朋友動手能力就特別差,記得她剛到大班時,每次吃飯吃的滿地都是,午睡起床從來都不疊被子,我們對她進行鼓勵和指導,現在的嘉逸雖然吃飯沒有別的小朋友快,但是她的身邊不再是到處是米粒,午睡起來之后還能夠整理自己的床鋪了。這是孩子的進步,也讓我們倍感欣慰。根據幼兒的發展需要適當的讓幼兒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有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你像生活中讓幼兒自己擦桌子、擦椅子、收拾自己的書包、玩具、自己疊被子、幫老師掃地等等,既讓幼兒鍛煉了雙手,又讓幼兒養成了良好的衛生習慣。
動手能力有利于幼兒良好品德和行為的形成。幼兒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使幼兒懂得了廢舊利用,變廢為寶的道理。促進了幼兒環保意識的形成,也培養了幼兒勤儉節約的良好品德。同時,幼兒利用廢舊物品制作出一件件精美的物品,使幼兒在感受成功的喜悅體驗勞動的快樂,同時逐漸養成感受勞動的良好習慣。總之,幼兒動手能力的培養有利于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提高幼兒的整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