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以人為本,實行柔性管理
我園建園歷史有三十年,我們十分注重將幼兒園發展過程中積淀起來的優秀文化內涵,通過各種途徑與方式積極地培繼承、發揚、光大。如營造充滿人文關懷、為人與善、寬容有愛、合作尊重、的校園精神環境;倡導“敬業、樂業、專業——為孩子的生存與發展而奠基”的師德追求;鍛造勤奮、奉獻、求實、創新的優良園風 ,等等,使教師們受教育,受熏陶,受浸染。通過實踐,我發現,在幼兒園工作時間久的一些優秀教師由于長期浸潤在幼兒園文化里,已經形成了與幼兒園文化相一致的價值觀,言行中會自然地滲透這些文化因子,她們會自然地起著傳承園文化的作用,其引領的效果遠比組織的學習教育要好的多。作為園長,在教師當中樹立她們的形象,會使她們自覺地成為年輕教師的榜樣,處處起表率帶動作用;而年輕教師身負發揚光大校園文化的使命,她們的朝氣、活力、熱情和積極向上給幼兒園文化注入了新鮮的文化因子,對于她們,園長要充分運用柔性管理的引導性、教育性方法,教會她們學習、工作、處事的能力,對她們提出明確的要求,比如:提高素養,要有一顆摯愛之心 、求知之心、合作之心、勵能之心、創新之心等。對她們的每一點進步給予鼓勵,做出的每一份貢獻給予表揚,讓她們迅速成長,逐漸成為幼兒園文化的一道道靚麗風景。
3、以人為本,加強人才的培養和使用
——賞識每位教師,信任每位教師
每個教師都是幼兒園人才寶庫中的珍貴資源,作為園長,我對團隊中的每個教師予以分析,從不同角度審視,我覺得每個教師都是人才,因此,我對老師們提出要求,希望她們每一個都要成為一名有特色的品牌教師,并相信她們一定能行!幼兒園將以每一個優秀的教師為榮!我感到,通過賞識和信任給教師壓擔子,讓她們得到“我認為你很能干”的心理滿足,能非常有效地挖掘教師的潛在能力,激發教師的進取心,教師工作起來會更有干勁。比如,今年幼兒園舉行三十年園慶,我幫助大一班韓老師選定了一個舞蹈,并將編排的任務交給了她一人,韓老師沒排過節目,擔心自己排不好,在編排期間,我經常稱贊她排得好,幼兒表演到位,因為得到鼓勵,這個節目編排得很成功,被選為園慶匯演的開場節目。這次挑戰,韓老師得到大家的夸獎,覺得自己再辛苦也值得。
——合理定位與編排,力戒“內耗”現象
著名管理學家彼得 杜拉克說過:用人不在于減少人的短處,而在于如何發揮人的長處。發揮教師的各自所長,將每個人的長處融合在一起形成合力,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幼兒園各年級、各班級保教人員的獨立性和協作性同時存在,作
為園長,在考慮各年級組、各班級人員搭配時,要力求1+1>2,避免1+1=0.要注意各班人員的知識互補,能力互補,性格互補,通過合理調配組合,迸發出更大的集體能量。我的體會是:兩個性子急的不能安排在一個班,年齡相仿的不能安排一個班,因此,我們遵循“以老帶新”、“以強帶弱”的原則,一方面讓老教師充分發揮已有經驗,帶領好新教師,感受到園領導對自己的信任,激勵她們用無聲的行動感染新教師,另一方面,引導新教師虛心向老教師學習,積極施展自己的才能,與老教師做到優勢互補,取長補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