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二期課改背景下的幼兒園班主任工作
目前,上海市學前教育正在全面推進二期課程教材改革。那么,二期課改目標是什么?二期課改中的班主任工作應該怎么做?如何開展班級工作并有效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呢?《上海市學前教育課程指南》確立以促進幼兒和諧發展為取向的課程目標,即提出以“促進所有幼兒在原有水平上全面和諧發展是學前教育工作的目標”為要求。強調從生活習慣、規則意識、學習能力、情感與自我意識、審美情趣等方面為幼兒終身發展奠定必要的基礎,同時也要為幼兒適應不斷發展的社會所需要的能力奠定最初的基礎,以培養身心和諧發展的完整兒童。這一精神清楚地回答了“二期課改目標是什么”這一問題。幾年來,我以指南精神為指導,在實踐中不斷探索課改新思路,逐漸找到了作為班主任如何培養身心和諧發展的完整兒童所涵蓋的內容、方法與訣竅。
一、充分挖掘教育資源,充實教師教育教學力量
要培養一名身心和諧發展的完整兒童,僅靠兩位老師的教育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因此作為班主任,首先就得尋找和整合所有有利于教育孩子的資源。我認為以下三點是切實可行的方法。
1、 調查教育資源,充實教育力量。
新學期開始,對班級中家長資源、孩子四周教育資源等進行摸底調查,并充實到班級幼兒教育行列。首先,調查家長資源。如:針對夏征宇爸爸是音樂老師、文文媽媽是英語老師、吳宇崢爸爸是游泳教練、遙遙媽媽是領導等等工作特性,邀請他們來園傳授,根據其能力帶領孩子開展活動。其次,了解孩子四周的教育資源。如:超市營業員、小區活動中心、游泳館等等,來豐富和充實我們的教育力量,形成了一支立體網絡型的教育隊伍。事實證實:家長社區資源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因此,教師應采取積極有效地措施,讓家長學會自覺關心孩子和主動參與對孩子的教育。
2、發揮班級家委會的力量,協助開展班級工作
新生入園后,我們根據家長的能力和熱心參教的態度,選出班級家委會,請他們協助開展班級工作。為了使他們更好的發揮作用,我們把全班幼兒編成六組,請家委會老師每人負責一組主持開展活動。如:小主人假日活動、親子沙龍游戲、配合開展主題活動等,以滾雪球的方式來教育引導孩子和家長積極參與活動,促進發展。
3、以情感人,激發家長教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大家都知道,要提高孩子的素質,首先要提高家長的素質和參教意識。那么如何調動這支教育力量的自覺參教意識,發揮他們的教育同盟軍的作用?如何提高家長這支隊伍的素質?以情感人,激發他們教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要害的因素。因此,作為一名班主任就要發揮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深入細致、不厭其煩地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和教育觀念的轉變工作,如:通過家訪、座談會、電話熱線等方式與家長溝通;另外通過教師的工作責任和業績贏得家長的信任和信賴。把家長的參教熱情凝聚到老師的四周,主動而自覺地支持和參與教育。我班的家長就是一個良好例子。我有時非常感謝家長對教育的支持,家長的回答使我欣慰:因為我們看到老師一心撲在孩子身上,這么關心愛護孩子,甚至放棄了雙休日,使孩子獲得了發展。我們家長還有什么理由不配合!
二、創設教育環境,搭建幼兒互動與發展的學習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