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二期課改背景下的幼兒園班主任工作
1、依托社會大環境,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使教育產生多種效應。
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大教育觀,拓展了孩子的教育環境、教育空間、教育途徑。作為班主任就要認真思考和挖掘一切可利用的環境資源,為孩子搭建學習的舞臺。
(1)開展創設學習型家庭活動,讓家長為孩子創設學習型環境,從而讓孩子在與家長互動中、家庭環境親密接觸中潛移默化的得到了熏陶。如:幼兒在主題活動中與家長共同收集資料;利用家庭有利環境進行健身;和爸爸媽媽一起看報看書;散步、娛樂游戲等,在各種形式的學習中陶冶情操,多元智能得到發展。
(2)因地制宜地走向社會,開展各類野外活動、聚會活動、party活動等,如放風箏、游泳館游泳、登佘山等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由于這些活動是在生活中進行的,因而整個過程輕松愉悅,孩子的態度積極主動,正如指南精神指出:“生活中的學習,對孩子更有益”。
2、尊重兒童不同需要,創設個性化的教育環境--沙龍游戲。
樂樂喜歡游泳、錚錚愛好彈琴、元元有英語特長;針對孩子的不同需求,如何注重早期潛能的開發,促進他們正常發展?我們在與家委會商量后成立了各類沙龍,具體由有特長的家長負責主持活動,有其他家長協助共同創設環境。孩子們在活動中玩得可開心,學習也更加主動了。反思教學活動中所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就是及時的捕捉教育契機,針對性的為孩子搭建展示自我的舞臺,并加以適當的引導,就能起到可喜的效果。
三、多途徑指導家長、社區教育人員,使他們能運用正確的理念教育孩子
如何提升教育同盟軍運用正確的理念來組織孩子活動、教育孩子成長,是班主任重點工作之一。我一般采用以下方法:
1、學校集中培訓。
如每學期開始,要把班級教育目標、工作重點、指南精神向家長進行宣傳學習,然后針對具體活動開展討論,達成共識。另外要實施一項新的舉措時對家長進行培訓。如:小主人家庭互動組活動、游泳減肥等,使家長明確教育的要求,樹立主動配合的意識。從而更好的達到效果。
2、老師個別指導
對待個別家長或社區人員的教育問題、理念問題,老師就要利用各種方法來進行指導。如:游泳館教練只懂如何練習孩子,而不懂幼兒心理學,老師就有目的地建議、引導,反饋孩子的要求,使他們逐步地學著引導幼兒開展活動,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有的家長因為各種原因不支持教育、或教育有問題,老師就耐心指導,分析原因,使他們轉變觀念,形成教育合力。
3、有針對性的講座
如:我們在前階段的工作中,針對家長在組織孩子開展運動中的問題時,組織專家講座,并釋疑。針對家長孩子對游泳減肥熟悉上的偏差,組織家長孩子到游泳館現場研討,都取得了良好的收效。
4、家長之間滾雪球的指導
家長通過參與多種形式的交流活動,如:小主人假日活動;沙龍游戲;學校開放活動等,使家長之間有了更廣泛的交流,并互相吸取科學育兒的經驗,從而提升了我班整體家教水平。
能提高家長教育孩子的整體水平。
四、幼兒一日活動注重整合教育,提高幼兒在園活動的保教質量。
1、注重一日生活都是課程的教育結構,融會貫通并整合實施“四本教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