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改革與發展構想——走集團式發展的辦園道路
山東大學第一幼兒園張衛東
目前我園屬于“生存條件好的”幼兒園,學校的各項政策可以使幼兒園毫無后顧之憂的教育孩子,但是,隨著幼兒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開展和進行,特別是許多高校幼兒園陸續被推向社會,走向市場,參與社會日益激烈的競爭,不得不擔憂學校對我們目前的政策能維持多久,一旦學校掐斷了補給,幼兒園該如何生存?發展的道路在哪里?。另一方面,單純的依靠學校的照顧和優待,只能保證“一時的道路光明”而不能確保“將來的前途輝煌”。因此,只有積極參與幼兒教育的改革,另辟蹊徑,謀求突破,才能找到幼兒園生存和發展的出路,只有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增強幼兒園自身的造血機能,幼兒園才能進入良性循環,幼兒教育才能呈現勃勃生機,真正貫徹和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幼兒教育改革與發展指導意見的通知”精神,使幼兒園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審時度勢,結合一幼新校幼兒園的改建之機,提出:以股份制和承辦制為核心,走集團式發展的辦園道路的設想。
一、 總體規劃:
1、 擬改建的新校幼兒園采用股份制的辦園體制。借鑒企業股份制的管理模式探索股份制幼兒園的管理經驗.。
2、 老校幼兒園實行承辦制的辦園體制。由于歷史的原因和幼兒園現有的設備,教職工的實際情況,考慮學校教職工子女入園的需要,老校幼兒園實施承辦制。
幼兒園不能完全套用企業股份制和承辦制的管理制度。如何把企業股份制和承辦制的管理模式創造性的引入幼兒園的管理模式,是幼兒園管理模式研究的重要課題。 走集團式發展的辦園道路。為實現資源共享,發展規模效益,以新、老校幼兒園為支點,以承辦制為主題,不斷開辦連鎖幼兒園,使幼兒園形成集團式管理框架。首先向東擴展,目前,東外環以東以山東大學五宿舍,為開端的東部地區居民小區林立,但沒有成規模有影響的大型幼兒園.xx年曾經有兩個小區開發商的老總同18 我園聯絡,協商共同辦園事宜。其次,向北擴展,以山東大學第二醫院為基點的北外環居民住宅區尋找幼兒園的發展空間等等。
發展幼兒園的第三產業。根據市場要求開辦多項服務如:建立利用休息日的0---2歲嬰兒親子園活動指25、 導中心,創辦幼兒園的園報,開辦臨時托、鐘點托。由于幼兒園的課程可以沒有統一模式,因此,幼兒園在以主體網絡教學為主,生成課程為輔的課程模式基礎上 ,積極創建園本課程,出版園本課程的教材、掛圖、音像等,首先在連鎖園中使用,然后,向其它幼兒園推廣。幼兒園有了經濟基礎,本著回報社會、服務社會的愿望,可面向全省舉辦弱智殘疾幼兒園,為更多不幸的孩子提供早期教育的機會。
集團式辦園能夠突破獨立式辦園的對象限制,使集團的辦園點之間相對獨立,容納最多最廣泛的服務對象,提高辦園效率,相對降低辦園成本,減少總的教育投入風險,同時突破了利益分割的絕對限制,通過內部網絡連接,形成集團式管理架構,使資源得到共享,通過集團的拳頭力量,共同積累、滾動發展,增強辦園能力,全方位為學齡前幼兒提供系統化、連續性的教育。同時,通過集團式辦園,形成多功能、多特色、連鎖式的集團托幼服務中心。
辦園思想:堅持正確的辦園方向,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和政策,保證幼兒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和諧發展,充分體現幼兒園的辦園宗旨——一切為了孩子的健康和發展。園長帶領幼兒園及全體教職工進入市場,面向社會、風險抵押、獨立核算,堅持“五自”:“自籌經費、自負盈虧、自主辦園、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辦園思想。穩打穩扎,每創辦一所幼兒園,就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和最實際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