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改革與發展構想——走集團式發展的辦園道路
現代管理體制。目標12、 管理、動態管理和量化管理相結合的科學管理模式,實施以園長負責制為核心的“三制”:園長負責制、教職員工聘任制、結構工資制.。建立總園長——各分園長——業務助理、行政助理——級部部長——班組長的管理網絡,理清管理層次,簽訂“責任書”,明確各自的責、權、利。建立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加強民主管理和監督。在實施充滿競爭的管理機制的同時,不放棄真誠的政治思想工作做到事業留人、情感留人、待遇留人,營造出一個大家爭先創優的工作局面。
四、集團式辦園需要學校各級領導的理解、配合與支持.。以股份制和承辦制為核心,走集團式發展的辦園道路,沒有成熟的經驗可以借鑒,只有在“游泳”中學會“游泳”。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學校各級領導幫助幼兒園克服種種困難,掃清前進中的障礙,“扶上馬,送一程” 。因此,學校在實施幼兒園體制改革的過程中應該有適當的措施和步驟,不要突然地將幼兒園推向市場,引起幼兒園的一系列強烈反應。學校給幼兒園一定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時間,解除幼兒園教職工的后顧之憂,從思想上輕裝上陣,有利于幼兒園改革的順利進行。
明確學校、幼兒園雙方的權利、義務:學校依據《幼兒園工作規程》對園長任職條件的規定,23、 招聘、解聘園長;;保證幼兒園的教職工“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政策不變及在一定時期內幼兒園事業編制的教職工的工資按政策發放不變,逐漸過渡到幼兒園全面走向市場:園長全權負責幼兒園的人、財、物及具體事務的管理,自籌教職工的工資、獎金福利、園長基金、設備、教玩具購置基金、 維修基金等,充分發揮“五自”政策的靈活性,積極調整辦園的層次定位,不斷增強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
幼兒園管理體制改革的步驟:
1、新校幼兒園和老校幼兒園同時改制,使新、老校幼兒園的人力資源共享,原有的教育資源不流失。這一過程需要一年的時間,幼兒園進入良性循環。
2、對外發展階段,在兩年的時間中承辦一所至兩所幼兒園。
3、在幼兒園的改革與發展中開拓幼兒園的第三產業。
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在全體教職工的努力下,五年內完成 幼兒園的管理體制的改革,成為高校幼兒園管理體制改革的范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