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體育鍛煉衛生管理制度
b.在無風的正常氣象條件下進行。對健康人來說,空氣大致可分為溫暖的(20~27℃)、涼爽的(14~20℃)和偏冷的(7~14℃),人體對空氣的感覺不僅僅決定于空氣的溫度,還與氣濕、氣流有關。風吹時增加了身體的散熱,與無風時煉的強度不同。幼兒的適應力、抵抗力都較低,空氣鍛煉宜在無風的正常氣象條件下進行。
c.注意年齡特點及個體差異。年齡較小、體質較差、營養不良者開始鍛煉時要特別謹慎。
d.從氣溫較高時開始鍛煉。氣溫超低、時間越長,刺激越大,對于學前幼兒來說,必須遵守循序漸進的鍛煉原則,故宜從氣溫 較高時開始。
②空氣鍛煉的具體做法
a.戶外呼吸新鮮空氣。
b.空氣浴。空氣浴最好從夏季開始,這樣機體能較好地逐步適應熱、溫、冷空氣。空氣浴宜選擇在綠化好、日光直射、空氣清新的場所進行。空氣浴的氣溫,對于3歲以下的嬰兒來說應不低于15℃,對于3~6歲的幼兒來說應不低于12~14℃。每次空氣浴的持續時間依個體特點而定,從幾分鐘到長于1小時不等,冬季20~25分鐘左右為宜。鍛煉時,除體質較差的幼兒穿上背心外,其余幼兒均只穿短褲,以不起“雞皮疙瘩”為宜。
(2)利用日光的鍛煉
①氣溫在22℃以上無大風時均可進行日光浴,應避免日光照射過強,夏季可在上午8~9時進行。
②幼兒應頭戴涼帽及暗色防護眼鏡,讓胸部、腹部、后背、四肢均勻地接受日光浴,每面1~2分鐘,每次日光浴時間以25~30分鐘為宜。
③由于日光鍛煉對機體的作用較空氣浴強,故進行時必須注意幼兒的反應,一般在開始直接日光浴前,先進行7~10天的空氣浴。
④幼兒也可結合游戲、玩耍進行日光浴。
⑤日光鍛煉時應注意飲水;空腹和飯后1小時內不宜進行;注意幼兒睡眠、食欲、情緒等是否良好,反應不良者可出現精神 萎靡、頭暈頭痛甚至血壓改變。
(3)利用水的鍛煉
①在同樣溫度下,水對體溫的調節影響比空氣更大,因水導熱性強,約為同溫度空氣的28~30倍,它能從體表帶走大量的體熱。健康幼兒在水溫低于20℃時感覺到冷,水溫20~32℃時感覺到涼,水溫32~40℃時感覺到溫,40℃以上時感覺到熱。利用水進行鍛煉,開始時宜從溫水逐漸過渡到冷水。
②身體受冷水的刺激后產生的反應分為兩個階段。冷水作用于體表,立即引起皮膚血管的急劇收縮,血流入內臟,引起血壓上升和心臟激烈的活動,皮膚蒼白,感覺寒冷,這是第一階段。經過0.5~1分鐘,由于體內激烈地產熱,皮膚血管重新舒張,血液又流向皮膚,皮膚由蒼白轉為發紅,并發熱,這為第二階段,一般稱為“主動充血期”。但當冷水作用時間過長,皮膚顏色又變得蒼白,出現“雞皮疙瘩”,或因血管張力低下,血流遲緩而口唇發青,全身發冷,出現“第二次寒戰”,這表明寒冷作用過強。鍛煉過程中不能使 幼兒出現第二次寒戰。患心臟病、腎臟病、貧血及風濕病的幼兒禁止冷水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