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各種規章制度1
學習制度一、行政人員單周二下午政治學習,中層以上領導參加。二、教師單周三中午政治學習,雙周一中午業務學習。周一、三、五中午分別進行年級組、學科教研組、課題組活動。三、后勤、保育員單周四中午政治、業務學習。四、對師德修養好、業務素質高、工作踏實的同志,優先派出觀摩活動,參加文化、業務培訓。五、經領導同意的業余學習,可以享受符合有關規定部分的補貼。六、與會人員要準時到會,會議期間要集中思想,認真記錄,善于動腦,積極發言,不隨意走動,不做與會議無關的事。七、班級有關人員參加會議時,其他人員及時代班,承擔班級保教工作。八、根據會議要求,需要傳達的內容,會后要及時傳達到班組,并認真貫徹落實。九、外出參觀學習的人員,要認真記筆記,回來后主動匯報,傳達學習精神,帶頭試點,積極推廣,努力做到學以致用。
教育研究制度一、每學期業務園長制定教研活動計劃,并負責組織實施。二、每學期第一個月進行廣播操評比,第二個月進行游戲評比,第三個月進行園級好課評比或觀摩,第四個月進行單項基本功比賽(讀、寫、畫、彈、唱、跳、教學活動設計、小制作等),第五個月進行論文或業務學習心得交流。三、年級組長制定年級活動計劃,每兩周活動一次,有記錄。教師人人都要有研究專題,制定計劃,分步實施,期末每人至少寫出一篇較有質量的專題總結。四、園內市、區各級骨干教師定期向區、片、園上觀摩課。五、成立園科研小組,針對各級科研課題,制定實施方案,定期活動,期末以論文、實驗報告等形成階段性科研成果。六、期末開展年級組、科研組成果匯報,同時進行先進小組評選活動,并給予適當獎勵。七、各班堅持寫幼兒發展觀察記錄,每周兩篇以上。每月對幼兒進行階段性評估,每學期期末開展幼兒發展評估活動。
衛生保健制度一、健康檢查1、幼兒入園前,必須做全面體格檢查(包括胸透、肝功能、hb8a9等化驗),了解他們的疾病史、過敏史、家族史和生活習慣,發現有傳染病接觸史的,待檢驗期過后,方可入園。2、定期體格檢查,每年一次全面體格檢查,每半年測量身高、體重、視力一次,及時做好記錄和分析。幼兒身高、體重等評價結果要在班級門前公布,與教師和家長見面,便于及時進行疾病和缺陷的矯治工作。3、晨間檢查:每天早晨幼兒入班前做晨檢工作,做到一摸(有否發燒);二看(咽部、皮膚和精神);三問(飲食、睡眠、大小便情況);四查(有無攜帶不安全物品)。發現異常及時與家長和保教人員聯系,做好跟蹤觀察和護理工作。4、教職工參加工作前必須進行全面體格檢查,無傳染病,方可就職,以后每年體檢一次。二、環境衛生1、建立清掃制度:每天每班保育員濕抹、濕拖室內外包干區一次,午餐后配班人員要把室內外潑撒的飯菜湯跡打掃干凈。每周一次大掃除,每月29日為全園衛生日,打掃園內外包干區衛生。2、室內光線充足,勤開窗透氣,保持室內空氣流通。3、定時洗刷廁所,保持便池通風,無尿垢,無臭味。午睡房、辦公室物品擺放整齊、有序、規范。離開辦公桌時,桌面只放一個水杯。三、個人衛生1、執行一人一巾一杯一被制,日常生活用品專人專用,做好消毒。2、幼兒飯前便后用肥皂洗手,保持手部清潔,培養正確使用手帕的習慣。3、餐前洗手后即進餐,不等待;飯后用溫開水漱口。4、勤洗頭、勤洗澡、勤換衣、勤剪指甲。5、注意采光,定時調換座位,少看電視,保護幼兒視力。6、注意培養幼兒良好的讀、寫和生活的衛生習慣。7、教職工要保持儀表整潔,勤洗頭、洗澡,勤剪指甲,飯前便后用肥皂洗手,與幼兒接觸時不抽煙。四、清洗與消毒1、空氣消毒:每天早晨打開門窗,注意通風換氣,冬季用食醋蒸發進行空氣消毒,春、夏、秋季用紫外線燈或臭氧燈消毒。2、水杯:每天喝完牛奶及時洗凈,用84液浸泡10分鐘,然后放入杯箱,茶杯每天早晨擦拭干凈。3、餐桌:每次開飯前先用清水擦拭干凈,再用84液擦拭一遍。4、餐具:餐后及時送入食堂,一洗二沖三消毒。5、餐巾:每餐用過后,用洗滌劑洗凈,放入消毒器消毒。6、毛巾:每周換洗兩次,洗凈后放陽光下爆曬。7、玩具:每周末先用清潔劑洗刷干凈,用84液浸泡半小時,然后用清水沖干凈。圖書常在陽光下爆曬。8、被褥枕套:兩周洗曬一次。五、疾病預防1、傳染病防治,應按年齡及季節,按計劃免疫程序做好預防接種,不漏種、不誤種,接種率達100%。2、對傳染病要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3、對接觸者及易感者,應進行檢疫隔離,控制蔓延;傳染病流行期,不帶幼兒去公共場所。4、每天堅持一小時的體育鍛煉,兩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促進幼兒身體各部位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