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半日活動方案
活動方法:
觀察法、講述法、操作法、演示法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感知稻田的景象。
“小朋友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了呀?”“秋天到了小樹葉變黃了、小草變黃了,農民伯伯田里的稻穗也成熟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感知。
2出示稻穗,通過各種感官感知稻穗的特點。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稻穗請小朋友們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感覺一下稻穗是什么樣的?”
幼兒觀察、討論稻穗的形態。
教師小結:稻穗有黃色的稻粒,稻粒看上去是兩頭尖尖的橄欖形、綠色的葉子長長的、尖尖的,稻粒有硬硬的殼,里面是白白的米,聞上去有草的味道。
3.學畫稻穗,重點講述兩頭尖的橄欖形的畫法。
作畫過程:
a.先在紙的中間畫一條長長的直線做為稻穗的主莖。(要求幼兒將線畫的長一點,使得稻穗畫的比較大)
b.在直線的頂端左邊畫一條弧線、右邊畫一條弧線,兩條弧線兩頭相連變成橄欖形。
c.在主莖的兩側分別畫上稻粒(要求畫主莖的一半長度,橄欖形要畫的飽滿)
d.在主莖的末端向上畫兩個長長的橄欖形作為葉子。
e.給畫好的稻穗涂上顏色(稻粒黃色、土黃色、葉子綠色)
4.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要求幼兒稻粒飽滿、涂色均勻,頂端、末端都要到紙的上下邊緣,使得稻穗大一點。
及時評價幼兒的作品,出示畫的好的幼兒的作品,以便能力差的幼兒模仿,鼓勵在繪畫中有變化、有創新的幼兒。
5.將畫好的稻穗用剪刀剪下來。(剪到主莖時是兩邊給主莖空出一些邊緣,不能將主莖剪短。)
6.將剪好的稻穗涂上膠水粘到準備好的大的繪畫紙上,使全班小朋友一支一支的稻穗變成一片稻田。
7.老師在稻田上添畫上太陽和云朵,使得這幅畫變為全班小朋友和老師共同完成的作品,提高幼兒合作的興趣和能力。
8.請完成作品的幼兒將油畫棒、剪刀、膠水放入平常指定的地方,將剪下來的碎紙片放入垃圾桶。
上午活動:
游戲《猜猜我是誰》
目的:培養幼兒分辨同伴聲音的能力,增進同伴之間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