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活動設計系列
區域活動: 降落傘活動經驗嘗試制作降落傘,通過玩降落傘,感受空氣浮力的存在。活動材料質薄的一次性塑料袋或方形花布,繩子、小積木、塑料小瓶等若干;幼兒用書第2冊第5頁。區域規模設2個區,每個區4——6名幼兒。活動指導1、 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第2冊第5頁,根據圖示嘗試制作降落傘;用繩子把塑料袋或花布(手帕)的四個角固定住,選擇適當的長度作為中心點,系上小積木等物品。注意繩子長度要相等。2、 鼓勵幼兒與同伴一起玩降落傘,感受發現空氣浮力的秘密。 區域活動:小狗看門壽光市羊口鎮中心幼兒園; 劉金萍
活動目標:
幼兒會用三角形的折紙成小狗的頭,并添畫情節。
區域規模:
設2個區,每個區6—8名幼兒。
活動材料:
三角形紙、圖畫紙、彩筆、膠水若干。
活動指導:
1、 請幼兒用三角形的紙試著折出小狗的頭,并粘貼在圖畫紙上。
2、 啟發幼兒添畫出小狗的眼睛、嘴巴、身體和看門的情景。
3、 幼兒互相交流自己的作品。
區域活動:花朵照相館1、喜歡花朵,能正確說出幾種常見的花朵名稱,了解其顏色、氣味,認識幾種比較少見的花朵,感知花朵的多樣性。 2、有表現大膽自己的愿望。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將家長與孩子拍攝的花朵和小朋友與花朵的相片布置成墻飾“花朵展覽臺”和“我與花比美”。 2、每位幼兒準備1-2種花來園。 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 以觀看相片為由,引導幼兒觀看墻飾“花朵展覽臺”和“我與花比美”中的爸爸媽媽拍的花朵相片。 2、自由交流: 請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花朵或墻上爸爸媽媽拍的相片中的花朵的名稱、顏色、氣味等。 3、教師參與: 教師出示實物向幼兒介紹幾種少見的花朵,如:鬼臉花,仙人掌花、玉竹花等,讓幼兒通過看、摸、聞等了解其名稱、氣味、顏色質感。 4、快樂表現: 幼兒自由選擇區域制作,將自己變成可愛花寶寶,進入“花朵照相館”留下美麗的相片。 活動反思: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觀念的轉變,老師的主導作用漸漸地由顯性變為了隱性,幼兒不再直接面對老師、面對同伴、面對教育要求,而是通過與材料的互相作用去發現、思考、解決問題,積累經驗。因此,環境的橋梁作用就越發重要了。 此次活動的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將環境與教育有機的結合起來,教師創設了一個幼兒自主參與的物質環境:墻面布置( “花朵展覽臺”和“我與花比美”是活動前與孩子一同布置的,里面的內容是孩子親身的實踐)、材料投放(照相機、裝飾自己讓自己變成花寶寶的輔助材料等等都是孩子喜歡的),使環境更多地體現了互動性,不僅讓幼兒與墻面互動與材料互動、更與老師互動、與同伴互動,使環境變得活動起來,更好地發揮了教育作用。 區域活動:可愛的紙筒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