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媽媽的吻》為例,談幼兒園繪本教學中的策略運用
結束時的延伸,都圍繞媽媽的吻。這是愛的延伸。正如活動最后所說一樣:媽媽的吻是世界上最甜蜜的吻,我們回家也吻吻媽媽吧。
(4)從繪本中認識時間
繪本中,從早上、上午—中午—晚上,一天的時間和活動流程有序的呈現在孩子們面前,使孩子們從繪本學習中有了初步的時間概念。
3. 實際教學《媽媽的吻》情況綜述
教學方法的創新、變化、豐富、多元是我們每個老師要去追求的。尤其是閱讀教學,它更是多變。為什么?主要跟文本的豐富性有關。不同文本,必定有不同的演繹方式。
本次活動的前期準備,為開展繪本教學《媽媽的吻》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再者,在初次講述繪本內容時,適宜的表情能為此活動的開展起到很好的指向性作用。因繪本故事簡單,所以我們側重于讓孩子感受繪本中媽媽和寶寶之間濃濃的愛意,不讓細碎的提問影響、破壞整個故事的美感和溫馨感。并結合《綱要》、《指南》精神,借以游戲情景的運用,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孩子們在輕松、愉悅的活動中學習,讓語言表達能力和情感得到提升。從此次教學活動中進一步驗證:只有適宜孩子的內容才是最好的教材。
二、繪本教學中的策略運用
(一)尊重年齡特點,找準繪本中心
都說一個繪本蘊藏著一個深刻的哲理。而且值得肯定的是,一個優秀的繪本中總有打動我們的一點。有時候,所謂的道理就是一種情感、一個科學道理,一種生活經驗。
如《媽媽的吻》,不但故事情節簡單,有重復對話,而且故事中的人物都是動物類,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并且教材非常貼近幼兒生活,是幼兒教學需遵循《指南》精神的價值體現,富有教育和欣賞意義。
不少教師一般不太了解幼兒的心理特點,導致不能很好的展開活動,使繪本教學的欣賞和教育價值減弱。所以我們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來欣賞繪本,找準孩子最感興趣的點,從而更好的開展繪本教學。
(二)優化教學模式,培養興趣萌發情感
1. 分階段有重點地組織教學
階段一:開始部分,引出繪本的策略
在集體閱讀中我們可以運用一些策略,比如一頁一頁講述法、看圖講述法、結尾前置法等等。一頁一頁講述法是指教師根據故事的內容對幼兒進行一頁一頁的講述,這部分一般運用于普通的閱讀活動,直接用故事的形式來導入活動;看圖講述法比較常見,適合所有年齡階段的幼兒,是指教師出示圖片,請幼兒進行觀察以后再對故事進行講述。在開展《媽媽的吻》這一繪本教學活動時,活動開始,我就請幼兒觀察圖片,請幼兒自己說說在圖片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在溫馨的圖片中初步感受了貓媽媽與小貓之間的情感。看圖講述法普遍運用于故事教學中,使幼兒能夠更加直觀的感受到故事的內容;結尾前置法,則是把故事的結尾先告知了幼兒,讓幼兒心理有一個想法,故事是怎么發生的,發生了哪些事情才會有這樣一個結局呢?
總之,我們要根據繪本內容的不同需要運用不同的方法來引出繪本,這樣才能使幼兒更有興趣參加接下來的活動,從而使活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