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分類中班教案(精選3篇)
幼兒園分類中班教案 篇1
活動材料:(準備)
1、幼兒參與收集的許多物品。(十鐘)
2、托盤、小筐同幼兒人數。托盤上貼有綠色的和紫色的紙。
3、掌握生命、無生命的概念。
活動過程:
1、出示教師收集的物品,引發幼兒進行分類的興趣,并介紹分類的方法。
2、教師同幼兒一起將教師采集的物品進行有生命與無生命的分類。
3、將幼兒收集的物品進行分類活動。教師根據幼兒的分類情況適當加以指導。
4、區分生活中有生命與無生命的事物。幼兒分別說出有生命與無生命的事物。
5、教師進行活動小結并引發社會性活動的興趣。
一、集中教育活動
科學活動:
有生命的與無生命的
活動目標:
1、在操作活動中讓幼兒學會區分生命的與無生命的物體。
2、通過活動使幼兒進一步掌握分類的方法。
3、初步萌發幼兒的環保意識:愛護生命、保護生態環境、關心自己的生活空間。
二、晨間活動
活動名稱:
散步中的收集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收集活動,使幼兒關心周圍的生活環境。
2、為有生命與無生命的分類活動收集材料。
3、培養幼兒觀察習慣,萌發幼兒的求知識探索精神。
活動材料:
每名幼兒一個小筐、合適的場地。
活動過程:
1、教師在散步、收集活動前提出要求:
散步時收集十種東西。
2、散步、幼兒邊觀察邊收集:
樹葉、草籽、瓶蓋、石頭等十種物品放在自己的小筐內。
幼兒園分類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區別紅綠兩種顏色,并能按顏色大小分類擺放。
2、愉快參與摘、分蘋果游戲活動,對數學活動感興趣。
活動準備:
布置場景:蘋果園、小兔子頭飾25個、蘋果共100個
活動過程:
一、游果園:以兔媽媽帶兔寶寶開車到果園游戲形式引入,激發幼兒參與的興趣。
二、觀察交流并摘蘋果
(一)看一看:“果園里的蘋果豐收了,我們邊摘邊看看,這些蘋果有什么不一樣?”
(二)摘一摘:感知蘋果的顏色、大小不一樣。
(三)說一說:說說蘋果有什么不一樣。
三、分蘋果并檢驗分類結果
“寶寶們,剛才新華都老板打電話過來,說他們超市的蘋果賣完了,要我們馬上送過去。”
(一)第一次分蘋果:紅蘋果放到紅色標記的籃子里,綠蘋果放到綠色標記的籃子里。
檢驗顏色分類結果。
(二)第二次分蘋果:大的蘋果放到大的籃子里,小的蘋果放到小的籃子里。
(三)檢驗顏色、大小分類結果。
四、送蘋果,活動自然結束。
“蘋果分完了,我們一起把蘋果送到新華都吧。”
研討記錄:
一、優點:
1、活動目標定位準確,能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水平。
2、教師教態自然親切,師幼關系融洽。材料準備充分,創設的環境能激發幼兒的興趣。
3、以摘蘋果的游戲活動貫穿整個活動。
4、活動環節清晰,過渡自然,層次分明。
二、建議:
1、第一環節配上音樂。入園前應先提要求。
2、羆板太小不利于幼兒的視線。
3、第二環節讓幼兒觀察自己筐里有什么不一樣。
4、要有配班老師組織幼兒的常規。
幼兒園分類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肯定、否定標記,理解它們表示的.意義。
2、引導幼兒學習按肯定和否定標記給圖形分類。
3、能講述操作過程及其結果。
活動準備
教具:一次分類板,幾何圖形片,肯定、否定標記,磁板一塊。
學具: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流程
認識標記--按標記分類--幼兒操作--活動評價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1)認識一次分類板。
出示圖一、圖二,"圖上有什么?"(圓形、三角形、……)"除了這些圖形外,圖上還畫了什么?"(方框、虛線)"虛線表示什么意思?"(虛線是圖形片從上往下走的路線)
(2)認識肯定、否定標記。
出示圓形標記,"這是什么標記?"(圓標記)"圓標記放在這里是什么意思呢?"(表示這里是圓形的家)出示否定圓形的標記,"這是什么標記?"(不是圓形標記)"不是圓形的標記放在這里是什么意思?"(表示這里不是圓形的家)
(3)按標記給圖形分類。
教師指一圓片,"這是什么片片?"(圓片片)"它應該回哪個家呢?"(圓形家)教師指一方片片,"這是什么片片?"(方片片)"它是不是圓片片?應該回哪個家?"(它不是圓片片,應該回不是圓片片的家。)"誰來送這里的片片回家,要邊送邊說'你是什么片片、回什么家',或者'你是什么片片、不是什么片片,應該回什么家'。集體檢查是否正確。
2、小組活動。
(1)看標記送片片回家。
(2)看圖按標記印數字。
(3)依樣涂色。
3、活動評價。
表揚能邊操作邊講述過程的幼兒
1.活動目標
(1)復習對圓形、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半圓形、橢圓形的認識;
(2)能根據這些圖形的形狀、顏色兩種不同特征,進行分類;
(3)愿意并喜歡進行分類活動。
2.活動準備
(1)貓、兔、蝴蝶頭飾各一個,籃子兩個;
(2)每人一個分類板;
(4)不同顏色的圓形、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半圓形、橢圓形餅干圖片及標記各若干。
3.活動過程
Ⅰ導入
(1)玩《餅干商店》的游戲,引出活動。
提問:"倉庫里有些什么樣子的餅干?"
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倉庫里的餅干,說出有圓形、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半圓形、橢圓形的圖形的餅干。
Ⅱ幼兒第一次操作
(2)游戲《送餅干》,學習給圖形分類。
提問:"你會把什么樣的餅干運到這個柜臺?為什么?"
老師扮演經理,幼兒扮演營業員,經理引導營業員觀察并說出其它柜臺的標記是什么形狀的,再把倉庫里剩下的餅干按標記的形狀運往柜臺,看誰運得又快又對。
重點指導幼兒給圖形分類。
Ⅲ分享經驗
(3)操作活動《分餅干》,說出分類的方法。
提問:
①"為什么要把這些餅干放在同一個柜臺?"
②"它們除了形狀一樣,還有什么不一樣?"
重點引導幼兒說出按餅干的形狀、顏色分類。
Ⅳ幼兒再次操作
(4)游戲《買餅干》,練習按形狀、顏色進行分類。
玩法:請幾個幼兒分別戴上小貓、小兔、蝴蝶的頭飾,扮顧客來買餅干。根據幼兒的個體發展水平,采用不同的方式安排三個水平層次的營業員幫顧客選購餅干。
重點指導幼兒按形狀、顏色進行分類。
4.延伸活動
在數學區投放不同顏色的圓形、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半圓形、橢圓形,繼續讓幼兒練習按圖形、顏色進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