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匯編(通用6篇)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匯編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舞獅的來源,知道它的性質是傳統民間得體育游戲。
2.掌握舞獅的簡單技能,以達到鍛煉幼兒的腿部力量,提高幼兒身體的動作協調能力。
3.感受舞獅的魅力,體驗游戲的快樂,促進同伴之間的友好關系。
重點難點
1.了解舞獅的來源,知道它的性質是傳統民間得體育游戲。
2.學習舞獅的動作技能,幼兒能夠完整配合完成舞獅。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①《舞獅》視頻②《兔子舞》音樂③舞獅服裝35套④獅子圖片35張。
2.經驗準備:幼兒以具備高運動的動作基礎。
活動過程
。ㄒ唬┰掝}導入,創造情景
1.出示舞獅服裝,引發幼兒的興趣。
2.教師拿出衣服和圖片,分發給幼兒,幼兒觀察衣服和圖片。
3.提問幼兒衣服和圖片是什么?引入舞獅話題。
(二)了解舞獅,感受中國傳統藝術的含義。
1.教師提問舞獅的來源是什么?為什么每年春節我們都要舞獅?
2.教師講解舞獅的來源和意義。
3.播放舞獅視頻,幼兒觀看,感受傳統舞獅的魅力。
。ㄈ⿲W習舞獅,鍛煉幼兒肌肉動作協調。
1.熱身運動。
①老師帶領幼兒到到操場熱身。 播放音樂《兔子舞》
、诶蠋熣驹谧钋懊,幼兒分為三組排成小火車。隨著音樂邊走邊跑邊跳。幼兒緊跟老師動作。
、蹮嵘斫Y束,回到教室。
2.教師再次播放舞獅視頻,幼兒觀看視頻。了解、記憶學習舞獅的重復動作動作。
3.教師示范:小朋友們舞獅的動作有很多很多,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最簡單的基本動作。
、俳處熛茸鲆槐,邊做邊講。
師:首先,我們需要兩個小朋友,一個當獅子頭,一個當獅子尾。后面那個小朋友要高過前面那個小朋友。
師:其次,小朋友穿好衣服后前面的小朋友要身體稍微前傾,后面的小朋友抓住前面小朋友的腰彎到前一個小朋友的腰后面,第一個小朋友從獅子的嘴巴和眼睛去看方向,后面的小朋友跟前面小朋友的腳步前進。
師:最后,行走時,先邁左腳再邁右腳,左腳落地后右腳接著落地,雙腳交替前進。在跑、跳、滾的時候獅子頭和尾配合默契動作協調靈敏。
、诮處煼植襟E講,教幼兒做動作。(同上師說)
、塾變悍纸M練習,教師巡回指導幫助幼兒糾正動作。(重點糾正跑、跳、滾動作的配合、協調一致)
。ㄋ模┎シ乓魳罚柟叹毩
1.師幼到操場,老師播放音樂,幼兒跟著音樂進行舞獅,老師觀察、指導提出要求。
、倌芎现魳愤M行舞獅。
、谥攸c注意跑、跳、滾的時候動作整齊統一。
、墼谟螒蜻^程中注意安全,避免發生碰撞。
2.再次播放音樂,教師提出要求。
、僖笥變阂鶕魳饭狞c進行舞獅。
、谝髣幼饕R統一。
、壅莆瘴瑾{的動作形象,動作協調、靈敏。
。ㄎ澹┗顒咏Y束,幼兒分享收獲與樂趣。
幼兒每組派一個代表來分享舞獅的收獲,講講自己在舞獅中有哪些地方沒有做好,那些地方表現得非常棒。各小組對每個小組提出自己的評價,由幼兒選出一個優秀的小組進行表揚,并頒發本周活動之星胸針。
。┗顒友由。
幼兒在各自的舞獅服裝上簽上自己的名字,教師收起幼兒的服裝放在班級收藏柜中。
活動反思
《快樂的小獅子》是一個帶有中國傳統性的活動,在活動中有大量的走、跑、跳、滾等高難度的動作,活動的本身就具有困難性,所以在活動中教師對于舞獅活動的教學進行了細致化的講解和演示。且在活動中幼兒因為理解意識不夠,不能夠根據老師的講解進行動作學習的時候教師應該要及時發現并對幼兒進行細致講解,避免幼兒在稍后的活動中因為動作的錯誤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
在活動結束之后,總體的預想效果已經達到,由于在活動中十分注重安全的細節,所以并沒有發生大的安全事故,且幼兒的體能以及興趣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在之后的活動中也會更多的去從傳統的民族文化中去借鑒來給幼兒開展活動,不僅能讓幼兒潛移默化的了解傳統文化,還能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和好動能力。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匯編 篇2
目標:
1、初步了解人體骨骼具有支撐、運動等重要作用。
2、學習在運動中保護自己的身體。
準備:
1、教學掛圖:身體動一動。
2、幼兒用書:身體動一動。
3、《健康歌》磁帶,錄音機。
過程:
1、引導幼兒找找身體個部位。
(1)教師啟發幼兒說說運動場上運動員的各種鍛煉項目,如跑步、跳高、踢足球等,并現場模仿這些運動。
(2)教師引導幼兒討論:運動時,我們身體哪些地方在動?讓幼兒邊做動作邊說說相應的部位,如胳膊、腳、腿。
。3)教師和幼兒一起摸摸身體的這些部位,教師有意識地提出問題,請幼兒回答。
教師:這些硬硬的是什么?(讓幼兒知道是骨骼等。)教師引導幼兒看書:《身體動一動》,進一步明確運動時身體相應部位骨骼的活動。
2、了解身體中主要骨骼的名稱及對身體的重要性。
(1)教師啟發幼兒找找身體中還有哪些骨骼,分別了解它們的名稱,如頭骨、肋骨、四肢骨、軀干骨等。
。2)教師組織幼兒討論:如果我們的身體沒有這些骨骼,會怎么樣?(知道骨骼對我們的什么很重要,支撐我們的身體3、學習在運動中保護骨骼的方法。
。3)教師引導幼兒談談如何在運動中保護骨骼,如辨別安全與不安全的行為、不做危險的動作、受傷時告訴成人進行處理、使用保護用品等。
。4)教師現場設置若干游戲情景,如"過小河爬山"等,讓幼兒模擬練習。
(5)教師和同伴及時評價,幫助幼兒形成保護意識和安全觀念。
延伸:
在日常活動中,特別是戶外鍛煉游戲中,鞏固幼兒的認識,對于幼兒一些動作及時引導其進行辨別、討論,從而形成安全意識。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匯編 篇3
一、活動目標
1、知道戴口罩的誤區,初步了解戴口罩的作用及意義。
2、初步了解選擇與佩戴口罩的正確方法。
3、積極的參與活動,并進一步樹立自我保護意識。
二、活動準備
各種質地、式樣的口罩若干。(如一次性口罩、常用口罩、醫用口罩、卡通口罩等)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1、謎題:四四方方一塊布,嘴和鼻子都蓋住,兩根帶子耳上掛,不怕風沙不怕土。(打一物)
(謎底為口罩)
2、討論:“口罩有什么作用?”(保暖、預防病菌侵入等)
(二)集體討論
2、幼兒參觀,自由發表意見。
3、設問:“為什么最近大家出門都要帶口罩?”
4、教師簡單總結:“口罩能不讓病菌侵入我們的身體,保護我們的身體健康。常用的口罩是用紗布重疊而成的,4層的口罩能阻擋70%—80%的細菌,但是如病原體很強,所以最好要戴12層以上的。卡通口罩雖然很漂亮,但它用的材料含有化學成分,對身體不好!
5、重點討論:
(1)“一直戴口罩對身體好嗎?”
(2)“什么時候需要戴口罩?”
(3)“戴過的口罩怎樣收放?”
(三)、個別演示:怎樣正確戴口罩
(1)個別幼兒演示戴口罩的方法,引導其余幼兒判斷正確與否。
(2)教師介紹:“口罩的大小要正好罩住下巴、嘴巴、鼻子等部位,戴太大或太小的口罩,病菌、灰塵等能從口罩兩側的邊緣進去。”
四、活動延伸
日;顒又忻芮刑嵝押⒆羽B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匯編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幫助幼兒克服對黑夜的恐懼心理。
2.創設情景讓幼兒體驗黑夜的寧靜與美好。
3.在活動中體驗幫助別人的愉悅感受。
活動準備:
1.《天黑我不怕》課件、《美麗的夜晚》課件、棉簽若干;夜晚背景圖一幅,圖片若干。
2.暗房一間。
活動過程:
1.情景表演:停電的夜晚晚上,爸爸媽媽去加班,小熊(教師扮演)一個人在家。突然停電了,小熊特別害怕,于是向小朋友們求助。幼兒想出各種辦法幫助小熊。小熊找出蠟燭點上,幼兒和小熊圍著燭光聊天。
小兔提問:如果你像我一樣在黑黑的夜晚一個人被關在家里,你會不會害怕?你會想到什么可怕的東西?如果你不怕,那你是用什么反復法使自己不害怕的?
2.觀看《天黑,我不怕》課件,了解天黑并不可怕。
:每個人心里都會想象出一些妖魔鬼怪,當我們處在黑暗之中就會想起它們,就會越來越害怕。
3.體驗夜晚優美的意境。
看來,黑暗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么可怕,沒有怪獸,沒有傷害,黑黑的夜里有時也充滿了溫暖、寧靜,還有些神秘!
播放《搖籃曲》,教師講述散文《美麗的夜晚》,幼兒體驗夜晚的新感受。
4.欣賞課件《夜晚的世界》,體驗夜晚的美好與寧靜。
5.創作圖畫--美麗的夜晚,讓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創作夜晚美麗的景象。
6.對于感一個人晚上在家的的小朋友給予表揚和鼓勵。
:以后,當我們害怕黑暗時,就想想這幅畫,想想今天玩的游戲,還有聽過的音樂,我們就不害怕了。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匯編 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并認識幾種常見的環保標志,知道它們所表達的意思。
2、通過各種參與活動,把幼兒的環保意識轉化成環保行為。
3、在看看、聽聽、講講、做做中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分析能力。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圖片兩幅,記錄表三張,記號筆三支。
3、視頻錄像一段。
4、各種垃圾若干,垃圾桶,幼兒人手一條小毛巾、邀請卡每人一張。
活動過程:
一、評比衛生城市,培養環保意識。
1、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說說自己所選擇的城市及其選擇它的原因。
2、說說白兔市的一些環保標志。(禁止吸煙、禁止鳴號、垃圾入箱)
3、整治灰兔市,看看灰兔市的變化。
4、說說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怎樣保護環境,美化我們的家園。
二、了解我們周圍的一些標志,幫助幼兒獲取環保知識和方法。
1 、中國節水標志
⑴、你在這個標志中看見了什么?它表示什么意思?
、、我們為什么要節約用水?平時我們應該怎樣節水?
、、看視頻了解生活中基本的節水方法。
拓展經驗:
、、平時我們除了節約用水之外,在生活中還可以怎樣節約資源?
2、循環再利用標志
⑴、你在什么地方看見過這個標志?
、啤⒂變悍纸M根據標志圖片進行選擇記錄。
⑶、展示記錄表并進行驗證。
三、爭當環保小衛士:集體操作——進行垃圾分類投放入箱。
四、拓展活動:邀請客人老師加入環保小衛士的隊伍。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匯編 篇6
【活動背景】
六、七歲正是幼兒換牙的時期,孩子們經常在一起談論牙齒的話題。孩子們在互相談論時發現,牙齒有黑黑的、黃黃的;有長牙洞的,有的完全不成樣子了,齲齒問題在幼兒中也嚴重存在。針對各種各樣有病灶的牙齒,孩子們產生了很多疑問。我們向家長進行了對幼兒牙齒愛護情況的調查。發現多數家長都知道孩子的牙齒應該注意保護,飯后要刷牙。但對孩子們拒絕刷牙的行為并沒有過多的指正,而是任其發展,長大了自然會好。而且睡覺前幼兒亂吃東西的現象占據大多數。同時,對如何指導6歲前幼兒正確的刷牙,使用什么樣的牙刷等缺乏專業的指導。為此我們聘請了唐山市口腔醫院兒童牙齒保健專家為家長舉行了一場講座。并結合這場講座設計開展了 "愛牙行動"。此節活動只是"愛牙行動"的一部分。
【活動目標】
1.知道各個牙齒的名稱,了解牙齒的結構功能及生長特點。
2.教給幼兒正確的刷牙方法,并知道怎樣保護牙齒。
3.培養幼兒養成保護牙齒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牙齒模型6個2.幼兒自備牙刷、牙膏、小鏡子、水杯、一盆清水3.每人一份牛肉、餅干、黃瓜4.課件(一):《獅子拔牙》的故事、課件(二):《保護牙齒》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觀看課件(一):《獅子拔牙》的故事,引出課題。
、.師提問:孩子們,看完這個故事,誰來說一說,獅子為什么會牙疼?
幼兒:因為它吃了很多糖,糖會損壞牙齒,所以它的牙會疼。
幼兒:吃完糖不刷牙,它的牙就會痛。
②.師提問:那我們的牙齒是什么樣的呢?
。ㄕ埿∨笥褜χ$R子笑一笑,露出牙齒,并用手指敲一敲感受牙齒的硬度)幼兒:牙齒是白顏色的。
幼兒:牙齒敲起來感覺很硬。
2.請幼兒品嘗食物體驗牙齒的作用。
①.利用生活經驗講述牙齒的作用。
●師提問:你們知道自己有多少顆牙齒呢?小朋友可以對著鏡子數一數。(幼兒對著鏡子數牙齒,并將結果告訴老師)
幼兒:幫我們吃東西。
●師提問:怎樣幫我們吃東西?
幼兒:牙齒可以將食物嚼碎,嚼碎了我們才能將吃的咽進肚子里。
●師提問:每顆牙齒都能將食物嚼碎嗎?
②.為幼兒提供食物,通過親身實踐體驗不同牙齒的作用。
體驗活動:請幼兒對照鏡子仔細觀察,咀嚼食物時,哪些牙齒作用最大?食物是怎樣被一點點嚼碎的?
。ń處熝不刂笇в變河^察和體驗食物嚼碎的整個過程。)●師提問:哪位小朋友介紹一下你吃的是什么?它是怎樣被嚼碎的?
幼兒:我吃的黃瓜、餅干,是先用前面的兩顆門牙咬斷,再用后面的牙齒一點點嚼碎的。
●師提問:前面的兩顆門牙長什么樣子?
幼兒:扁扁的、直直的、平平的。
●師提問:還有誰來講講你吃的食物是怎樣被嚼碎的?
幼兒:牛肉不好咬,我先用尖尖的牙齒使勁扯斷后,用后面的牙齒使勁才嚼碎的。
●師提問:尖尖的牙齒長在什么位置?它挨著誰?
幼兒:(幼兒露出牙齒指給老師和小朋友看)它挨著門牙。
●師提問:你們是用哪顆牙齒嚼碎食物的?
幼兒紛紛說:最后面的牙齒。
3.結合牙齒的作用認識牙齒的名稱。
、.觀看課件,掌握牙齒名稱和作用。
。ㄑ菔菊n件(二)的第一部分:牙齒的自我介紹)知識儲備:上、下牙齒由中間依次向兩側為切牙、尖牙、磨牙。切牙的作用是將食物切斷、尖牙的作用是將食物撕裂,而磨牙的作用是將食物磨碎。
、.幼兒分組觀察牙齒模型,找出上下牙齒中切牙、尖牙、磨牙的具體位置。
、.幼兒對照鏡子觀察自己的牙齒、與小朋友互相觀察,再次確認三種牙齒的具體位置和名稱。
。ń處煼纸M指導,鞏固認識牙齒的作用。孩子們非常有興趣的在牙齒模型、自己的牙齒和小朋友的牙齒中比較著尋找著。)4.通過實踐,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知道保護牙齒的方法。
①.發現問題:食物殘渣留在牙齒上。
幼兒:是剛才吃東西時留下的。(幼兒邊照鏡子邊回答)
幼兒:因為牙齒和牙齒之間有縫。
幼兒:因為餅干有點粘。
、.查找原因:牙齒上有食物會怎樣。
幼兒:太臟了!
幼兒:會變臭的,有的人嘴里有口臭就是因為這樣!
幼兒:我的牙齒變黑了,媽媽說是因為吃完東西不刷牙才會變黑的!
●教師小結:牙齒上殘留的食物殘渣,如不及時清除,會引起蛀牙,牙齒變黑、變爛。
③.解決問題:清除牙齒上的食物殘渣,引發幼兒想刷牙的愿望。
幼兒:吃完東西要漱口。
。ㄓ變褐v述自己刷牙的經驗和有趣的事情。)④.教給幼兒正確的刷牙方法。讓幼兒練習刷牙。
●請幼兒用牙齒模型體驗刷牙的正確方法。
●請幼兒用自己的刷牙工具練習刷牙。
。ń處熢谥笇в變核⒀肋^程中,首先讓幼兒漱口,觀察吐出的食物殘渣能使一盆清水變污濁,引發孩子堅持刷牙的積極性。)5.掌握更多的保護牙齒的方法。
●師導語:孩子們,再照照鏡子看看我們的小牙齒怎么樣了?
幼兒:變干凈了、變白了!
●師導語:除了漱口、刷牙,你還知道哪些方法保護我們的牙齒?
幼兒:少吃糖,否則會像獅子一樣,牙齒全壞掉。
幼兒:睡前涮完牙后不吃零食。
…………●師導語:下面請我們的"牙齒小博士"來給我們介紹一下如何保護我們的小牙齒?
觀看課件(二)第二部分:《保護牙齒》了解齲齒的形成和如何避免外來因素對牙齒的傷害。
6.活動延伸:請幼兒自己設計記錄表"你漱口了嗎?"、"早晚要刷牙",實行自我監督保護牙齒計劃。
【活動反思】
孩子們都明白愛護牙齒的道理,但在行動上卻不是那么主動。設計活動時我始終抱著趣味性和教育性相結合的原則。動畫是幼兒最感興趣的一種形式,借助多媒體設計的課件,在活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引起了幼兒參與的興趣。
活動分成三個大環節:
一、通過實踐體驗掌握牙齒的結構、名稱和功能;
二、通過親身感受發現問題,引發幼兒主動刷牙的愿望,并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
三、結合生活經驗和牙齒博士的講解,了解保護牙齒的基本常識。
三個環節分工清晰,環環相扣。充分讓幼兒了解牙齒,認識到保護牙齒的重要性,從而主動地去保護牙齒;顒硬捎昧私涷灲涣鳌嵨镉^察、親身體驗、了解原因、表述總結等教學方式,讓幼兒多方面地感知、感受,從而使知識內化為幼兒的主動行為,活動的效果良好。
活動突出之一:教師的語言。對于每一個活動環節所需解決的問題,都是由教師的問題引導著幼兒來發現和解決的。例如:在"了解牙齒的作用、名稱"的環節部分。我首先嘗試了讓孩子們利用生活經驗進行講述。提問時用到了"這么多牙齒能幫我們做什么呢?"、"怎樣幫我們吃東西?"、"每顆牙齒都能將食物嚼碎嗎?" 其實這三個問題都是圍繞著牙齒的作用而提出的。問題的設計又完全是根據孩子們的回答情況而定,加之使用的詞語簡練,語氣方面有所側重,從而使孩子們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幼兒的回答才更完整和準確,為下一個環節的過渡做好了鋪墊。
活動突出之二:改變了以往"先認識牙齒名稱,后了解牙齒作用"的教學順序。我選擇先由幼兒品嘗食品,對照鏡子觀察牙齒的不同作用;其次讓幼兒描述出這些牙齒的形態,使幼兒明確不同作用的牙齒形態也不同。這樣,孩子們就會非常容易的記住牙齒的名稱。這種"倒序"的教學方法,更多的為幼兒提供了自主體驗、觀察、交流和學習的空間。
活動突出之三:在孩子的親身體驗和操作中,我們給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了寬松的環境,建立了循序漸進的探究過程,讓他們自己解決了問題。例如:"學習如何保護牙齒、掌握正確刷牙"的環節部分。首先,讓幼兒在對照鏡子時發現問題:牙齒上有殘留食物;其次提出問題:這些殘留物在牙齒上會怎樣?;然后請幼兒結合經驗談談平時是怎樣保護牙齒的?借此幼兒之間有了一次刷牙經驗的交流,對不經常刷牙的幼兒有了一次觸動。最后,孩子們在刷牙的過程中又深深體驗到牙齒中的殘留物有多臟,使孩子們對為什么要刷牙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結尾部分,通過動畫形式,從醫生的角度讓孩子們更清楚地了解到保護牙齒的重要性,促孩子們養成主動刷牙,自覺保護牙齒的好習慣。
活動后又繼續開展了"醋蛋實驗",了解齲齒的形成。在日常生活中,幼兒為自己的"愛牙行動"做記錄。表一:《你漱口了嗎?》--幼兒每嗽一次口就在自己號數后的格子里做一個記號。表二:《早晚要刷牙》--幼兒早晚刷牙就給相應的圖案上色。培養幼兒的習慣,不是紙上談兵,應該是落實于行動中。通過記錄表讓幼兒實現了自我監督,從而也使活動有頭有尾,真正達到保護牙齒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