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噴嚏的小老鼠》幼兒園教案(精選4篇)
《打噴嚏的小老鼠》幼兒園教案 篇1
《打噴嚏的小老鼠》它是一節音樂游戲活動,這首樂曲是aba的三段式結構,a段音樂比較歡快,b段音樂比較舒緩,比較適合中班幼兒欣賞、游戲。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制定為:根據小老鼠看病的情節,熟悉樂曲旋律,較合拍地隨樂曲學做動作;學習用老鼠跑,打噴嚏的動作表現a段音樂,用太陽光動作表現b段音樂。
對中班上學期的幼兒來說,讓他們理解《打噴嚏的小老鼠》的曲式結構,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如果加入一定的故事情節,就容易多了,因此,我就用小老鼠打噴嚏這樣一個故事情節來貫穿整個活動,讓幼兒在故事情節和表演過程中來理解樂曲的曲式結構,并讓幼兒在音樂表演中體驗到樂趣。在活動中,引導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想辦法為小老鼠治病,給幼兒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臺,嘗試用自己的身體和表情盡情地來表現小老鼠病前及病好后不同的神態,讓幼兒在故事情節和表演過程中來理解樂曲的曲式結構,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新的快樂,并讓幼兒在音樂表演中體驗到樂趣。在活動中通過聽一聽、學一學、做一做、使幼兒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也發展了幼兒的想象力、表現力、創造力。整個活動中幼兒情緒活躍,主動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在這個感冒多發季節,多數幼兒有過感冒打噴嚏的經驗,并且知道感冒打噴嚏要吃藥、打針等等,因此,在活動中幼兒發言比較積極,達到了教育的效果。
《打噴嚏的小老鼠》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根據小老鼠看病的情節,熟悉樂曲的旋律,嘗試隨樂曲學習動作。
2.根據樂曲表現形式,用老鼠跑、打噴嚏的動作表現a段音樂,用太陽光動作表現b段音樂。
活動過程:
一、介紹情節,引出音樂所描述的故事。
1.教師介紹故事內容。
2.師:灰灰的病好了,你們替他高興嗎?那你們高興的時候會做什么動作,曬太陽會做什么動作?
3.教師小結:小朋友高興的時候、曬太陽的時候都會做各種好看的動作。今天小老鼠灰灰把它的故事寫成了一首好聽的樂曲,我們來聽一聽吧。
二、播放音樂,引導幼兒欣賞。
1.教師播放歌曲a段,引導幼兒安靜地欣賞。
2.教師引導幼兒在位子上學做小老鼠跑和打噴嚏的動作。再與幼兒一同在圓圈上做這些動作,并用手捂住鼻子在對圈內打噴嚏。
3.教師播放b段音樂,合拍地做動作。
4.教師繼續播放a段,引導幼兒感受樂曲的情感,感受病好了,快樂地走,哈哈笑著回家的情景。
三、引導幼兒分組表演a段和b段的音樂。
教師提出要求:現在老師要請這邊的小朋友表演小老鼠感冒的時候,另外一邊的小朋友表演小老鼠病好了的時候的動作,看看哪一邊表演的最好。
活動反思:
這是一首很歡快的樂曲,通過小老鼠打噴嚏這樣一個故事情節來貫穿整個活動,使活動變成了一個有趣的故事表演。分段聽音樂的時候,孩子們大部分能聽出音樂的節奏,也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和用身體動作進行表演。有些不足的地方就是音樂的旋律有些快,孩子們在做動作的時候有點亂、跟不上節奏,因此我覺得如果有可能的話,要適當調節音樂的速度,把速度變慢一些,這樣幼兒活動的效果應該會更好。
《打噴嚏的小老鼠》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根據小老鼠看病的情節,熟悉樂曲旋律,繼續感受ABA的音樂結構。
2、根據音樂變化大膽想象,用表情和動作表現小老鼠感冒的前后過程。
3、能充分享受根據故事情節表演帶來的樂趣。
4、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5、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活動準備:
《打噴嚏的小老鼠》的音樂 小老鼠手偶一個。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老師講述《小老鼠打噴嚏》的故事后。
提問:小老鼠恢恢怎么了?感冒后是什么樣子?
小老鼠感冒后是怎么做的?
小老鼠感冒好了,它的心情怎么樣?
二、欣賞音樂,創編動作。
1、完整欣賞,初步感受音樂。
討論:這首音樂哪一部分表現了小老鼠一邊走一邊打噴嚏?哪一部分表現了小老鼠曬太陽呢?
小結:A段表現小老鼠邊走邊打噴嚏,B段音樂表現小老鼠曬太陽,c段音樂表現小老鼠高興地回家。
2、分段欣賞,嘗試創編動作。
(1)欣賞A段音樂,師生共同創編小老鼠邊走邊打噴嚏的動作。
集體交流:小老鼠打噴嚏會是什么樣子?
提醒幼兒打噴嚏時要用手捂住鼻子,防止將病毒傳染給別人。
(2)感受B段音樂,師生共同創編陽光升起和曬太陽的動作。
自由討論:用什么動作來表示太陽光呢?太陽光會照在小老鼠身體的什么部位呢?
(3)隨c段音樂創編小老鼠開心的動作。
討論:小老鼠病好了,它的心情怎么樣?你想用什么動作表現開心呢?
三、理解情感,完整表演。
1、情感分析:小老鼠感冒了,身體感覺怎么樣?我們做動作時應怎樣表現?當小老鼠感冒好了是什么感覺?表情又會是什么樣的呢?
2、幼兒聽音樂完整表演2遍。
四、聯系生活,拓展延伸。
思考:冬天到了,天氣變冷了,我們怎樣做才能不感冒呢?
小結:多曬太陽,多做運動,天天鍛煉身體好。
活動反思:
1、借助形象、生動的故事與手偶,幫助幼兒理解音樂的ABA結構模式
《打噴嚏的小老鼠》它是一個融音樂欣賞和音樂游戲于一體的活動。該樂曲為ABA三段式結構,A段音樂較歡快,B段音樂較舒緩,比較適合中班幼兒欣賞、游戲。對中班上學期的幼兒來說,讓他們理解樂曲ABA的曲式結構,有一定的難度,因此,運用小老鼠打噴嚏這樣一個故事情節來貫穿整個活動,能幫助幼兒輕松地理解音樂。
2、結合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其跟著音樂的節奏自主創編動作。
在活動中通過聽一聽、做一做、學一學,提醒幼兒結合生活經驗創編小老鼠打噴嚏、太陽升起、小老鼠曬太陽的動作等,讓生活中的動作與音樂更好地融合,幼兒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也發展了幼兒的想像力、表現力、創造力。
3、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體驗互相合作的快樂與音樂游戲的樂趣。
通過小朋友之間分角色互相游戲,進一步激發了幼兒參與游戲的熱情,整個活動中每個孩子都能積極參與,并能體驗到自己創編的成功感與音樂游戲的快樂。
《打噴嚏的小老鼠》幼兒園教案 篇4
一、活動背景
《綱要》中將“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作為藝術領域的培養目標。《打噴嚏的小老鼠》是一個融音樂欣賞和音樂游戲于一體的.活動,該樂曲為ABA三段式結構,A段音樂比較歡快,B段音樂比較舒緩,比較適合中班幼兒欣賞、游戲。在游戲的情景中感受、表現音樂是一個非常有效地音樂教學方法,因此我就用了小老鼠打噴嚏這樣一個故事情節來貫穿始終,設計了整個活動。
二、活動目標:
1、能根據故事情節,熟悉樂曲旋律,較合拍地隨樂曲學習做動作。
2、學習用小老鼠跑、打噴嚏的動作表現A段音樂,用太陽光的動作表現B段音樂。
三、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電腦、電視機。
2、事先和幼兒討論過關于感冒的話題。
四、活動過程:
(一)歌曲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演唱歌曲《小老鼠打電話》。
(評析:通過歌曲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同時歌曲中小老鼠的形象又與音樂中的小老鼠相呼應,自然地引入主題。)
(二)觀看課件,配樂講述故事。
播放課件,傾聽老師介紹音樂情節。
1、師:老師又帶來了一只小老鼠,看看它身上又發生了什么事?
2、故事:冬天快到了,天氣好冷,北風呼呼地吹著,粗心的小老鼠晚上沒有蓋好被子,結果感冒了。早上起來,它一邊走一邊打噴嚏,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真是太難受了。小老鼠趕快去找醫生。醫生告訴它除了吃藥以外還要多曬太陽,這樣感冒的、病才會好得快。聽了醫生的話小老鼠就趕快來到太陽光下,它一會曬曬腦袋,一會曬曬肩膀。暖洋洋的太陽曬在全身每個部位,好舒服哦。小老鼠不再打噴嚏了,它的病全好了。小老鼠覺得全身好輕松,心里好高興啊!它呀一路走一路拍手、一路走一路唱歌,真是太高興啦!
(三)欣賞樂曲,感受ABA結構。
1、播放課件,完整欣賞音樂。
(1)師:這兒還有一首音樂,講的也是這個故事。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什么地方好像小老鼠在打噴嚏?什么地方像小老鼠在曬太陽?什么地方是一邊走一邊在唱歌?
(2)提問:什么時候是小老鼠在打噴嚏?什么地方像在曬太陽?那第三段呢?
2、再次完整欣賞音樂。
師:我們再來聽聽吧,這次可以一邊聽音樂一邊學學小老鼠的樣子。
(四)分段欣賞音樂,并創編動作。
1、創編一邊走一邊打噴嚏的動作。
(1)師:音樂第一段是小老鼠生病了,在一邊走一邊打噴嚏。那小老鼠是怎么一邊走一邊打噴嚏的,誰來學學?
(2)我們一起站起來學一學小老鼠打噴嚏。(播放課件:小老鼠邊打噴嚏邊走路)
2、創編曬太陽的動作。
(1)那音樂的第二段好像干什么啊?誰來學一學?
(2)讓我們一起來曬曬太陽吧!(播放課件:小老鼠曬太陽)
3、創編小老鼠歡呼的動作。
師:小老鼠的病好了嗎?病好了心情怎樣?一起做做開心時的動作。(播放課件小老鼠歡呼的畫面)
(五)音樂游戲“小老鼠打噴嚏”。
1、介紹音樂名稱。
師:這段音樂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打噴嚏的小老鼠》。
2、完整游戲。
師:里面的小老鼠有趣嗎?讓我們一起來玩一玩吧!
3、分角色游戲。
(1)師:我們來玩一個游戲。這個游戲里除了小老鼠還有誰呀?(太陽),太陽是怎么升起放射陽光的?請女/男孩子先做太陽,男/女孩子做老鼠。
(2)交換角色游戲。
4、結束部分:
師:曬了那么久,小老鼠的病好了嗎?我們一起到外面去玩吧!
五、活動反思:
活動中引導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想辦法為小老鼠治病,給孩子們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臺。flash課件再現了小老鼠打噴嚏、曬太陽、歡呼的畫面,而畫面富有節奏的變化也與音樂的變化相吻合,激發了幼兒的興趣,進一步幫助他們感受音樂的節奏屬性,有效地化解了活動的重難點。
活動中孩子們嘗試用自己的身體和表情盡情地來表現小老鼠病前及病好后不同的神態,并創編曬太陽的各種動作,在故事情節和表演過程中理解樂曲的曲式結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新的快樂,并且在音樂表演中體驗到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