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關于發明的教案(精選7篇)
幼兒園關于發明的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滿足幼兒想要用美術形式表現的欲望。
2鼓勵幼兒不僅僅用繪畫形式,并能夠采用粘貼等方法進行美術活動。
活動準備:
紙、剪紙、剪刀。
活動過程:
1晨間活動時,與幼兒一起交流部分幼兒在家的繪畫作品一一如果我是紙的發明者。并有效的評價幼兒的作品:
肯定幼兒的不拘泥于繪畫的方式,例如,栢洋采用粘貼和繪畫共同進行,畫面效果很豐富,同時也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思。
肯定幼兒能夠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并且能夠根據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別人能夠看清楚。
在肯定的同時提出一些要求,鼓勵幼兒能夠進一步在繪畫活動中
畫面干凈清楚,顏色和線條的運用要豐富等。
2滿足幼兒想要用美術形式表達想法的愿望。
鼓勵幼兒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鼓勵幼兒不拘泥于繪畫的形式,采用其他方式。
幼兒園關于發明的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了解一些物品的設計發明是放造大自然的一些生物特點制造出來的。 激發幼兒探索自然、大膽創新設計的興趣。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四組圖片,啟發幼兒觀察圖中二者的關系。
提問:圖中飛機和鳥(章魚和吸盤球、鯊魚和鯊魚夾、青蛙和蛙鞋)有什么相似之處?
教師小結:人類仿造大自然的一些生物特點來進行發明和仿生。
啟發幼兒結合生活經驗和收集的資料,交流其他一些有趣的仿生。
教師小結:在我們生活中還有許多仿生的現象,你們知道有哪些呢?
出示圖片:起重機、瓦楞屋頂、船槳等圖片,啟發幼兒猜猜這些發明是仿造大自然哪些生物特點制造出來的。
(讓幼兒講出自己的想法,教師作相應的提示)
教師: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仿生呢?(引導幼兒說出生活實例)
如:馬路上的斑馬線是按照斑馬身體里的線條仿生出來的。
二、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自己的仿生發明。
教師先讓幼兒相互討論。
教師:請你們想想等到你長大后可以利用大自然中的哪些生物特點來創造自己新的發明呢?
教師請個別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作出相應的引導。
教師:提供幾幅圖片供幼兒想象。(如:小貓、小魚、皮球、積木、小狗、蝴蝶等等)
請小朋友們把自己的想法小發明給大家講講。
讓幼兒講出相應想法,然后和其他幼兒一起討論看看他的想法是不是很好,教師也可以根據幼兒的想法給幼兒提出相應的建議。
三、結束活動。效果分析:
幼兒園關于發明的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認識生字15個。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貝爾研究和發明電話的過程,激發學生熱愛科學,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準備:
小黑板,生字、詞卡片。
課型:
課文
教學方法:
談話、小組合作式
教學步驟:
—、導入新課。
1、談話:同學們,我們我們現在科技發達了,聯系的發生有很多種,你覺得最普遍的是哪種?
2、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去看看電話的發明。
3、板書課題:《電話的發明》(學生齊讀兩遍)
二、新授。
1、初讀課文。
(1)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標出自然段的段序。
(3)出示生字,學生“開火車”讀。
偶、沃、舍、艱、檢、效、導、端、另、應、悅、啟、配、拆、硫
(4)出示生詞,同桌讀,男、女同學接讀。
偶然、肥沃、農舍、艱苦、檢驗、效果、導線、
一端、另一端、反應、悅耳、啟發、器配、拆掉、硫酸
2、再讀課文、理解課文。
(1)指名接讀課文,并指名評價。
(2)①齊讀第1自然段。
②介紹亞歷山大·貝爾
(3)在小組中學習:
①指名接讀課文2——8自然段。
②在小組中接讀2——8自然段,討論:貝爾是怎樣研究和發明電話的?
③指名說說。
④齊讀2——8自然段。
3、齊讀課文。
①自由說說:電話進入了人們的生活后,給人們帶來了什么便利?
②指名說說。
三、布置作業:
正確地朗讀課文;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板書設計:
1、通訊
熱愛科學
電話的發明
勇于探索
幼兒園關于發明的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正確書寫“肺”;理解積累“撕心裂肺”
2、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聯系已有經驗,針對重點詞句提問。
3、能獨立簡要概括華佗行醫過程中的兩件事;通過研讀描寫華佗心理活動的內容感受他時時處處為病人的疾苦著想,感受他高尚的醫德。
4、了解文章選材、詳略安排與所要表達的主旨之間的關系;初步感受文章段落銜接的上的特點。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預習:
1、針對課題進行提問,帶著問題讀課文,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2、讀讀文章的開頭和結尾,說說你對華佗有了哪些了解。
教學過程:
一、 揭題,檢查預習,疏通課文大意,初步了解文章人物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檢查預習
(1)出示預習要求1
生根據對課題所提的問題,說說讀文后了解到的內容。
師結合板書:華佗 正音華
(2)出示預習題2
生交流
師板書:神醫 醫術高超
指導朗讀課文第一節、最后一節
二、 學習課文所寫兩件事例,品讀人物心理活動,感受人物精神,體會作者選材用意。
1、聯系舊知,質疑
師:《起死回生》這篇課文是通過一件什么事情來使我們感受到扁鵲的醫術高明?這篇課文一開頭也告訴我們華佗醫術高明,被人們稱為“神醫”,可下文呢?你有什么疑問?
學生質疑,教師歸結為:作者為什么選取這個材料?
2、學習課文重點段落,練習根據表格簡述主要內容,感受人物精神。
(1)默讀課文2-7節,對照表格,概括兩件事主要內容。
(2)交流,師指導書寫“肺”,理解“撕心裂肺”
(3)指導學生將心理活動的句子改為間接敘述
(4)學習寫心理活動的句子,感受人物精神
板書: 醫德高尚
想著病人的疾苦
3、引讀2-7節,加深認識
4、體會文章選材用意,釋疑。
(表面上看文章所選的材料與“神醫”沒有什么關系,其實,從更深層次上來說他告訴了我們什么樣的人才能成為“神醫”。因為他醫德高尚,時時刻刻想著病人的疾苦,所以才會不斷鉆研,使自己的醫術越來越高超,他的'名字才會刻在老百姓的心中,老百姓才會敬佩地稱他為——“神醫”。)
三、 學習課文第8小節,體會“處處、時時”等詞語作用,進一步感受人物精神
1、引讀課文第八節,引導質疑
引導歸結為:課文為什么詳寫發明麻醉劑的原因,卻把事情的經過部分一筆帶過?
2、出示華佗麻沸散藥方,感受發明麻醉劑艱辛
3、討論、釋疑
師小結: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寫人的文章重在表現人物的特點。人物形象已經樹立,在篇幅有限的情況下,作者就把經過部分略寫了。
四、總結全文、了解文章上下文連接上的特點
1、師總結全文
2、出示“然而”,引導學生關注文章節與節之間連接上的特點
師小結:注意上下文的銜接,可以使文章的結構更緊湊,上下文的連接更順暢、更自然。
幼兒園關于發明的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喜歡聽魯班的故事,感受發明創造對生活的重要意義。
感知魯班發明創造的過程和方法,樂意遷移運用,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用繪畫的方式表現自己的發明,萌發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鋸子”圖片;《魯班造鋸》故事音頻及圖片;“自然大發明”組圖。
材料準備:畫紙;畫筆。
活動過程
出示圖片“鋸子”,激發幼兒好奇心。
——這是什么?(鋸子)
——它是什么樣子的?可以用來做什么?
——你知道它是誰發明的嗎?
小結:鋸子上有尖尖的小齒,可以用來鋸木頭,是古時候一個叫魯班的人發明的。
播放故事音頻及圖片《魯班造鋸》,引導幼兒了解發明的靈感是來自于日常的細心觀察。
——魯班是怎么發明出鋸子的?從故事里找一找答案吧。
——魯班是仿造什么發明出鋸子的?(茅草)
——你認為魯班為什么能注意到茅草上的小齒?
小結:魯班在生活中處處留心,善于觀察,從茅草劃破手得到啟發,進行思考,最終發明出了“鋸”。小朋友們在生活中也要留心觀察、思考,說不定我們也可以創造出新發明。
出示組圖“自然大發明”,引導幼兒了解很多發明來自于對動、植物特征和本領的思考。
——茅草上有很多小齒,魯班得到靈感發明出了方便省力的鋸子。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模仿動、植物的特征和本領而發明出來的東西也不少,一起看圖了解吧。
——這是什么?猜猜有什么東西是模仿它發明出來的?
發放畫紙和畫筆,請幼兒畫出自己的發明想法并與同伴分享、交流作品。
1.分發畫紙和畫筆,鼓勵幼兒根據動、植物的特征大膽想象,進行繪畫。
——發明創造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你想發明什么?為什么?
——試著從動、植物的特征和本領中找找發明的靈感,把它畫出來吧。
2.創設展覽情境,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分享、交流自己的作品。
——你的發明是什么?
——它有什么作用?
——你是從哪些動、植物身上得到的發明靈感?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
在閱讀區投放有關魯班發明創造的故事繪本,請幼兒閱讀了解更多魯班的故事。
附【故事】
魯班造鋸
古時候,有個人叫魯班。魯班很聰明,發明了許多工具。
有一次,魯班接到命令要去造一座宮殿,就和徒弟們上山砍樹。但一連砍了好幾天樹,也沒有準備好足夠的木頭,魯班心里十分著急。
一天,魯班又上山砍樹。走著走著,魯班突然腳下一滑,他急忙抓住路邊的茅草。不料,魯班的手被茅草劃破,流出血來。
茅草的葉子為什么會這么鋒利?魯班仔細一看,原來茅草的邊緣有許多鋒利的小齒。魯班用茅草輕輕在手背上劃了一下,居然割開了一道口子。魯班想:如果用帶有小齒的工具砍樹,是不是可以比用斧子砍樹更快更省力?
于是,魯班馬上回家打了一把帶有小齒的工具,拿到山上做實驗。果然,這個新工具很快就把樹弄斷了。
后來,魯班給這個工具取名叫做“鋸”,于是,鋸子就誕生了。
幼兒園關于發明的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主要目標:提高孩子語言能力、創造力、人際交往能力和思維能力。
間接目標:鍛煉手眼協調和雙手協調運作,促進精細動作發展。
活動過程:
導入:
引導孩子談談砌房子需要用到哪些機械設備,其用途和功能是什么。
步驟:
1、引導孩子參觀吊車、推土車和大卡車展覽,并讓孩子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如:請孩子說出吊車、推土車和大卡車的功能、特征或怎樣發動的。
2、引導三個孩子為一組,分別給每組命名為吊車組、推土車組和大卡車組。
3、引導孩子每組孩子分別根據組名自由創作吊車、推土車和大卡車。
4、引導孩子談談如何將一座大山踏平,然后戴著頭飾推銷自己的機械,尋找施工合作伙伴。
5、策劃吊車、推土車和大卡車工作現場的具體方位,并選派一位孩子介紹工作實施方案。
活動結束:引導孩子相互評選最佳創作組和最佳施工組,然后收拾積木。
注意事項:拼插時,提醒孩子大膽創作,看誰能創作出最獨特的機械。
失敗處理:某些孩子操作速度過快,轉眼間就拼好了,可引導孩子創作不同款型的機械,同時提醒其他孩子加快操作速度。
未來影響:
1、促使孩子更善言談,作文主題鮮明、內容豐富、詞藻華麗。
2、增強孩子探索科學的興趣,促使其敢想、敢做。
3、增強孩子思維靈活性,能及時發現錯誤,并采用新方法解決問題。
4、促進孩子和別人的友誼發展,提高孩子在同伴心目中的位置,增強其自信和團隊精神。
幼兒園關于發明的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學會正確書寫11個字,并掌握每個字的筆順規
2、完成“語文天地”中“抄一抄”
教學重難點:
1、書寫“偶、艱、檢、效、導、另、悅、啟、配、拆”11個字。
2、抄寫詞語。
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片,田字格黑板。
課型:
寫字課
教學方法:
討論、小組合作式。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1、齊讀課文《電話的發明》。
2、出示11個生字,學生認讀。(開火車)
偶、沃、舍、艱、檢、效、導、端、另、應、悅、啟、配、拆、硫
3、出示生詞,男、女同學接讀。
偶然、肥沃、農舍、艱苦、檢驗、效果、導線、
一端、另一端、反應、悅耳、啟發、器配、拆掉、硫酸
二、新課:
1、出示要寫生字,學生認讀。
偶、艱、檢、效、導、另、悅、啟、配、拆
2、分析字形,互相交流。
3、書寫生字。
(1)學生自由書寫生字。
(2)指名上臺書寫,并指名評價。
(3)書寫生字,每字3遍。
(4)完成“語文天地”中“抄一抄”
*出示詞語,學生認讀。
偶然、檢驗、悅耳、啟發、欣喜若狂、
*抄寫詞語。
(5)合作學習:
*小組中,選出寫最快、最好的作業,評選出來。
*上臺展示,并說說自己是怎樣書寫的。
三、布置作業:
1、書寫生字,每字3遍。
2、抄寫詞語。
四、板書設計:
1、通訊
電話的發明
五、教學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