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肥皂》(通用7篇)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肥皂》 篇1
活動目標:
1.能積極主動參與活動。
2.知道洗澡能讓自己的身體變干凈和舒服,體驗洗澡帶來的樂趣。
3.閱讀繪本,講述小動物洗澡的事情,喜歡聽故事,感受故事的主要情節。
活動準備:
1.PPT2.音樂:我愛洗澡3.泡泡機活動過程:
一、導入,激發興趣。
1.出示課件PPT2、"看,這是什么?(泡泡)這么多的泡泡,好看嗎?"
2."老師也帶來了一本有關泡泡的書,叫"肥皂泡泡。"
二、觀察畫面,理解故事情節。
1.觀察封面PPT3、"小豬在干什么?你從那里看出來的?"
2.觀察PP4、"今天天氣真好,小豬準備洗個香香的澡嘍,看,它手里拿著什么?(浴巾),這還不夠呢,洗澡還需要用到什么呢?"(肥皂)出示PPT5、幼兒討論:洗澡用品:沐浴露、搓揉球、浴巾、香皂。
3.觀察PPT6、"小豬會用肥皂干什么?""小豬會用什么洗澡呢?""小豬在用肥皂干什么?共有幾個泡泡?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吧。"
4.觀察PPT7、"小豬準備洗澡嘍,你們想不想也一起來洗澡呢?跟著老師我們一起動起來吧!"播放"我愛洗澡"音樂,隨音樂做律動。
出示PPT8、"洗完澡,小豬變得怎樣了?""小豬還會請誰來洗澡呢?"
5.觀察PPT9、觀察動物的局部特征,猜猜小豬的朋友。
"洗完澡,小熊變得怎么樣了?""洗完澡,小兔變得怎么樣了?""小朋友們,你們什么時候會洗澡?是怎么洗的?洗完澡后感覺怎么樣?"
小結:我們每天都要洗澡,每個地方都要用肥皂和沐浴露擦一擦,用水沖干凈后,我們的身體就會變得非常干凈了,感覺好舒服呀!
6.觀察PPT10"洗完澡了,小熊、小兔、小豬在干什么?""他們吹出的泡泡一樣嗎?"(比較泡泡大小和顏色)"最大的泡泡在哪里,最小的泡泡在哪里?""你最喜歡那一只泡泡,為什么?"
三、游戲:吹泡泡。
"小動物都能吹出這么漂亮的肥皂泡泡,你們想不想也來吹一吹呀?"一起玩"吹泡泡"游戲。
附:有一塊奇怪的肥皂,肥皂。小豬拿去洗澡,洗澡。
嗨,先吹泡泡,泡泡。泡泡越吹越大了,大了。
泡泡不會破掉,破掉。大家都來洗澡,洗澡。
洗完澡,小豬變干凈,干凈。
洗完澡,小熊變干凈,干凈。
洗完澡,小兔變干凈,干凈。
哈,奇怪的肥皂,肥皂。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肥皂》 篇2
目標:
通過孩子多角度地對肥皂觀察與感受,體驗生活用品的美,
激發孩子愛洗手的情感。
在摸摸、看看、聞聞的過程中促進感知覺的發展。
準備:
孩子自帶各種形狀、顏色、大小的肥皂;多媒體圖片;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說說我知道的肥皂
1、你們帶來了什么?有什么用?
2、你們家里的肥皂放在哪里的?
3、說說你帶來的是什么肥皂?(舉得高高的說給大家聽)
顏色不一樣——舒服佳
作用不一樣——德夫、滴露
形狀不一樣——旅游皂
品牌不一樣——洗衣皂正章、雕牌
藥皂——為什么要放藥
強生嬰兒皂
進口皂——包裝美
4、你們知道這么多肥皂有的是用來洗手消毒的,有的用來洗衣服,還有的用來洗澡。
二、看看我喜歡的肥皂(放音樂)
1、現在我們就一起打開包裝盒看看,它們究竟是什么樣子的?(聞、看、摸、比)。
2、我們一起來看看、把肥皂都放到盤子里來。
有些什么顏色啊?(五顏六色)
那種顏色的肥皂最多?數數有幾塊?
找找最大的肥皂、最小的肥皂?(洗衣服的、旅游用的)
聞聞看,怎么樣?
3、小結:原來肥皂的顏色、形狀、大小、香味都不一樣。
三、欣賞特別的肥皂
1、今天我也帶來了許多肥皂,想看嗎?
逐一出示:星形
糕形——這是什么?(猜)
畫——上面有什么?(象畫一樣的)
棒棒糖香皂
幼兒共
同感知
2、還想看嗎?我拍了許多肥皂的照片,我們一起
來看看吧。
3、小結:那么多漂亮的肥皂,你們愿意和他們做朋友嗎?現在我們就去和肥皂做朋友,讓我們的小手變得更干凈!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肥皂》 篇3
教學目標:
1、比較香皂的顏色,大小等主要特征。
2、通過看、聞、摸、比以及用香肥皂洗手等方法感知香肥皂的特性。
3、了解香肥皂的特性及基本用途。
4、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5、探索、發現生活中香皂的多樣性。
教學準備:
香肥皂若干。裝著香皂的方盒
教學過程:
1、教師介紹香肥皂,幼兒感知香肥皂的特性
——今天老師帶來個魔盒,請坐的最漂亮的,認真和老師做游戲的上來摸一摸,猜一猜,里面裝的是什么?
——再請每組的小朋友上來摸一摸,猜一猜
——教師拿著魔盒輪流走到每組,鼻子對著魔盒上的洞,閉上眼睛聞一聞,猜一猜里面是什么?
2、幼兒初步了解香肥皂及基本用途。
——我們一起來看看箱子里究竟是什么。(香皂)
——觀看箱子里的香皂,這些香皂有什么不一樣?有哪些顏色?有哪些形狀?
——教師快速顏色,形狀,大小各異的香皂,請幼兒快速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調動幼兒活動的興趣
——這是什么顏色?這是形狀?這兩塊誰大?誰小?
——香皂有什么用?可以干什么?(洗澡、洗手、洗衣服)
——為什么要用肥皂洗澡,洗手呢?(去污、殺細菌)
——還有什么時候需要用到肥皂洗手?(飯前便后洗手等)
小百科:
肥皂是脂肪酸金屬鹽的總稱,日用肥皂中的脂肪酸碳數一般為10-18,金屬主要是鈉或鉀等堿金屬,也有用氨及某些有機堿如乙醇胺、三乙醇胺等制成特殊用途肥皂的。肥皂包括洗衣皂、香皂、金屬皂、液體皂,還有相關產品脂肪酸、硬化油、甘油等。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肥皂》 篇4
一、生字組詞
皂zào(肥皂、藥皂、香皂、不分皂白)
廊láng(走廊、發廊、畫廊、廊子)
碗wǎn(飯碗、木碗、茶碗、頂碗)
若ruò(倘若、若是、若非、旁若無人)
透tòu(透明、透亮、透氣、恨透了)
嬌jiāo(嬌氣、嬌艷、嬌嫩、嬌生慣養)
扯chě(扯下、扯破、扯開、東拉西扯)
仰yǎng(仰頭、敬仰、久仰、人仰馬翻)
串chuàn(串聯、串通、串珠、串通一氣)
越yuè(飛越、越過、超越、優越)
嬰yīng(嬰兒、嬰孩、女嬰、育嬰)
希xī(希望、希求、希圖、希冀)
二、多音字
薄báo(薄片)bó(薄利)bò(薄荷)
和hé(和好)huó(和面)huò(和弄)
散sàn(散開)sǎn(散文)
提tí(提水)dī(提防)
三、近義詞
潮濕——濕潤破裂——分裂飛越——越過
驕傲——自豪希望——希冀
輕悠悠——輕飄飄
四、反義詞
潮濕——干燥破裂——完整透明——渾濁
自由——約束希望——絕望
五、理解詞語
破裂:完整的東西出現裂縫、開裂。
玲瓏嬌軟:本課指那些小肥皂泡小巧精致而柔軟、嬌嫩、美麗。
融化:固體受熱變軟或化為流體。
顫巍巍:(老年人身體)抖動搖晃的樣子。
飄游:輕緩的飄動。
光影零亂:指光影閃爍,非常好看。
輕清脆麗:形容肥皂泡極輕而又純凈、美麗。
融化:固體受熱變軟或化為流體。
粘稠:液體粘性和濃度大,不易流動。
六、課文分段
第一部分(1):開門見山,寫“我”最愛玩的游戲是吹肥皂泡。
第一部分(2—5):寫玩肥皂泡游戲的具體過程以及肥皂泡帶給孩子們的夢想。
七、句子解析
1、小的時候,游戲的種類很多,其中我最愛玩兒的是吹肥皂泡。
這句話的作用是開篇點明題意,“最愛”揭示了“我”小時候對吹肥皂泡的喜愛程度。
2、方法是把用剩的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點兒水,和弄和弄,使它溶化,然后用一支竹筆套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來,吹成一個輕圓的網球大小的泡兒,再輕輕一提,那輕圓的球兒便從管上落下來,軟悠悠地在空中飄游。若用扇子在下面輕輕地扇,有時能飛得很高很高。
“放”“加”“和弄”這些詞清楚的寫了制作肥皂水的簡單過程。在吹泡泡的過程中,“蘸上”說明動作要輕、肥皂水不易太多,接著是“慢慢地吹”“輕輕一提”,“提”強調動作不僅要輕還要快,用詞準確,說明作者觀察仔細。作者用“……,然后……再……”得句式把觀察到的過程很有條理的寫下來,讓讀者一目了然。
3、這肥皂泡,吹起來很美麗,五色的浮光,在那輕清透明的球面上亂轉。若是扇得好,一個大球會分裂成兩三個玲瓏嬌軟的小球,四散分飛。
我們通過查閱資料知道“五彩”指赤橙黃綠青藍紫這些顏色,“浮光”說明肥皂泡表面的光澤亮和顏色多,而且泡泡搖晃不定。“輕清透明”不僅寫出了肥皂泡“輕”的特點,而寫出了肥皂泡純凈、清亮、透明的特點。“亂轉”一詞寫出了泡泡的動態美。
4、有時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這脆薄的球,會扯成長圓的形式,顫巍巍的,光影零亂。
這段文字寫了兩種不同形態下的泡泡:若是扇得好……,扇得太急了……。“光影零亂”指肥皂泡處于動態中,表面的顏色和光澤變化迅速而且多樣,顯得零亂、不整齊,沒有規律。
5、這時大家都懸著心,仰著頭,停著呼吸,——不久,這光麗的薄球就無聲地散裂了,肥皂水落了下來,灑到我們眼睛里。
“懸著心”“仰著頭”“停著呼吸”這些是神態描寫,說明我們被美麗的肥皂泡吸引了,可它終究是脆弱的,還會散裂,寫出了我們的擔心。
6、那一個個輕清脆麗的小球,像一串美麗的夢,是我們自己小心地輕輕地吹起的,吹了起來,又輕輕地飛起,是那么圓滿,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麗。借著扇子的輕風,它們一個個送上天去送過海去。
這既是比喻句又是排比句。作者把“小球”比作“一個美麗的夢”。四個“那么……”寫出了肥皂泡的圓潤、自由、透明和美麗的特點,這也是我們喜愛泡泡的原因之二。
7、到天上,輕輕地挨著明月,渡過天河跟著夕陽西去。或者輕悠悠地飄過大海,飛越山巔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個熟睡的嬰兒的頭發上……目送著它們,我們心里充滿了快樂、驕傲與希望。
沒有。這是作者的想象,作者希望天上的泡泡把自己的五彩的夢想捎給太陽和月亮,想著想著,心中充滿了快樂、驕傲與希望,所以才會說泡泡飛到天上了,這是我們喜愛泡泡的原因之三。我們還有很多想象,省略號表示想象的內容省略。
八、問題歸納
1、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
《肥皂泡》講了作者回憶小時候玩吹肥皂泡游戲的故事。
2、作者圍繞吹肥皂泡寫了哪幾個方面的內容?
作者圍繞玩吹肥皂泡寫了做肥皂水、吹泡泡、欣賞泡泡和產生的聯想四個方面的內容。
九、課文主題
《肥皂泡》講了作者回憶小時候玩吹肥皂泡游戲的故事,表現了孩子們的童真、童趣,也表達了作者對童年時代的快樂生活的留戀之情。
十、教材課后習題
朗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說說吹肥皂泡的`過程。
“我們”先準備肥皂水,然后用竹筆套管蘸上水,吹成泡兒,再讓肥皂泡離開在空中飄游。
課文中有一些句子不容易讀懂,如,“五色的光,在那輕清透明的球面上亂轉。”在課文中找一找,說說這些句子的意思。
“若是扇得好,一個大球會分裂成兩個玲瓏嬌軟的小球,四散分飛。有時吹得太
大了,扇得太急了,這脆薄的球,會扯成長圓的形式,顫巍巍的,光影零亂。”
描寫了肥皂泡不同的形狀。由于吹、扇的方式不同,肥皂泡的形狀也不斷地變化,從小巧精致、嬌嫩柔軟的小球到顫抖搖晃、色彩紛繁的長圓,形態多樣。置身其間,令人如夢如幻,如醉如癡。
圈讀句子,體會豐富的想象,再想一想:這些輕清脆麗的小球,還有哪些美麗的去處呢?
◇借著扇子的輕風,把她們一個個送上天去送過海去
◇到天上,輕輕地挨著明月,渡過天河跟著夕陽西去。
◇或者輕悠悠地飄過大海,飛越山巔,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個熟睡中的嬰兒的頭發上……
例:飄過群山,飛到大草原,落在牛羊身上……
十一、小學語文知識園
1、描寫童年的四字詞語。
無拘無束、天真無邪、生氣勃勃、生龍活虎
歡聲笑語、自由自在、天真爛漫、無憂無慮
2、帶飛的四字詞語。
龍飛鳳舞、大雪紛飛、眉飛色舞、魂飛魄散
雪花飛舞、神采飛揚、灰飛煙滅、不翼而飛
3、帶飄的四字詞語。
飄飄搖搖、飄飄欲仙、虛無飄渺、飄洋過海
風雨飄搖、雪花飄飄、桂子飄香、金桂飄香
4、說話練習
用先后順序說說我是怎樣吹肥皂泡的。說的時候用上“先……,然后……,再……”的句式。
我們先把用剩的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點兒水,和弄和弄,使它溶化,然后用一支竹筆套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來,吹成一個輕圓的網球大小的泡兒,再輕輕一提,那輕圓的球兒便從管上落下來,軟悠悠地在空中飄游。
5、仿寫排比句
四個“那么……”是個排比句,本文用用排比來抒情,節奏和諧,顯得感情洋溢、氣勢更為強烈。請你模仿課文寫一個排比句。
(1)一場春雨過后,遠處的山那么清晰,空氣那么清新,小草那么綠,好美。
(2)春天來了,萬物復蘇,空氣是那么的溫潤、天是那么的藍、草是那么的綠。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肥皂》 篇5
活動目標:
通過觀察、比較與欣賞,感知肥皂的實用價值(與我們生活的關系)與藝術美感,能對不同的肥皂產生興趣。
嘗試通過動作和色彩來感知美、創造美。
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活動準備:
每位幼兒帶一塊肥皂(新的,有包裝),筐子兩個(用于放肥皂),桌子4張,椅子16把,PPT,多媒體,樂曲等。
活動過程:
介紹自己帶來的肥皂幼兒自由說說自己帶來的是什么肥皂,有什么用。
比比肥皂的不同外包裝的比較如:同樣品牌不同的色彩代表著什么拆開包裝,比比肥皂的不同。
(顏色、大小、形狀、香味、輕重等)聽指令,玩"肥皂歸類"的游戲。
欣賞不同的肥皂看看老師帶來的肥皂,感知特別之處。
觀看PPT,進一步感受肥皂藝術美。
提問:為什么要將肥皂做得那么漂亮?
出示不同形態的肥皂,進一步引起幼兒的思考與興趣。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肥皂》 篇6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實踐中感知肥皂的主要特征,了解肥皂基本用途和使用方法。
2.樂于參與活動,能大膽表述自己的發現
3.體驗成功帶來的樂趣。
4.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萌發求知欲,體驗成功快樂。
5.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活動準備:
臟手帕一塊、水四盆、大肥皂1塊、小肥皂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臟手帕,引起幼兒注意。
提問:
這塊手帕干凈嗎?(不干凈)手帕臟了怎么辦?(要放在水里洗一洗)
是不是放在水里洗一下就干凈了呢?教師邊問邊把手帕放在水里搓一下,然后拿出來給小朋友看:手帕洗干凈了嗎?(啟發幼兒觀察手帕病沒洗干凈。)
教師接著問:那怎么辦呢?(啟發幼兒講述要在手帕上擦點肥皂。)
二、教師進行操作,引導幼兒觀察手帕怎么干凈的。
教師拿出一塊干肥皂在手帕上擦了幾下,可肥皂擦不上去。(引導幼兒講出肥皂要沾些水。)
教師在肥皂上沾了一點水,擦在手帕上,說:請小朋友看看,現在手帕洗干凈了嗎?(如果幼兒說:“還要搓一搓,搓出泡沫后再放到水里洗,手帕就會洗干凈了。”教師可按照幼兒說的,搓出泡沫,然后放在清水里洗凈,再拿出來給幼兒看,幼兒會發現手帕已變干凈了。)
三、向幼兒介紹肥皂的性質、用途和使用方法。
教師作啟發性提問:手帕上的臟東西到哪兒去了?(引導幼兒觀察臟東西到水里去了。)
臟東西怎么會到水里去了呢?回答后讓每個幼兒用手指觸摸沾上肥皂是怎么樣的。(又粘又滑)
教師小結:肥皂碰到水后,就變得又粘又滑了。擦在手帕上,經過揉搓就會產生泡沫,手帕上的臟東西就被粘住帶到水里去,所以手帕就變干凈了,而盆里的水卻變臟了。
教師讓每個幼兒按照洗手帕的方法把自己的手洗干凈,先把手弄濕,擦上肥皂,雙手互搓,搓出泡沫后,再放在清水里邊搓邊洗。通過洗手的練習,使幼兒懂得肥皂的性質(遇水后粘滑,搓動時有泡沫)和用途,并學會了正確使用肥皂的方法。
教師做小實驗:把一小塊肥皂浸在熱水里,讓幼兒觀察肥皂塊漸漸變小,直到變成肥皂水,使幼兒懂得肥皂會溶解于水的特點。
四、復習歌曲《肥皂泡》。
活動反思:
肥皂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日用品,孩子們在洗手時只是草草的使用,并不是想用它把手洗干凈,而感興趣的是搓出來的泡沫。因此,僅用看看、問問、猜猜的方法認識肥皂,既不能引起幼兒觀察的興趣,又不能達到發展幼兒思維的目的。
而這次活動,我把認識肥皂的教學和洗手帕結合進行,是從幼兒的年齡出發,考慮幼兒的情緒、愛好和心里的因素,它巧妙地利用了幼兒求知欲,好奇心強,喜歡自己探索、自己動手等特點,讓幼兒主動地了解實物的特點和規律,這于傳統的注入式相比,顯然是好多了。
其次,本活動從“手帕臟了怎么辦?”這個問題開始,逐步打開幼兒思考是閘門。通過教師邊提問邊操作,邊讓幼兒自己動手實踐,使幼兒懂得手帕臟了要洗;要把手帕洗干凈,一定要擦上沾了水的肥皂,搓出泡沫;由于肥皂又粘又滑,手帕上的臟東西就會被肥皂泡沫粘住帶到水里去,成為一塊清潔的手帕。隨著手帕由臟到干凈,幼兒也隨之掌握了肥皂的性質,了解了其用途與使用方法了。
第三,次活動在讓幼兒認識事物時所采用的方法是從形象到抽象,從具體到概括。這樣,幼兒通過各種形象和動作的刺激與反射,所獲得的知識便會記得牢,經久不忘。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肥皂》 篇7
【活動目標】
1、能運用各種感官感知肥皂的主要特征,初步了解其用途是去污。
2、在游戲活動中,鞏固數數,能按特征標記歸類,體驗參與游戲活動的快樂。
3、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4、喜歡參與游戲,體驗。
【活動準備】
1、形狀、顏色、氣味不同的肥皂若干。(用布包好肥皂,每人一塊。)
2、貨架二個,貼好顏色標記。
3、盛水臉盆(每組一盆),擦手毛巾每組一塊。
【活動重難點】
運用各種感官感知肥皂的主要特征,初步了解其用途是去污。
能感知肥皂上的線條、圖案等,了解肥皂的特性。
措施:啟發幼兒觀察和鼓勵幼兒動手感知。
【活動過程】
一、出示貨架,導入活動,了解肥皂的外形特征。
1、告訴幼兒這是寶寶超市。
2、以寶寶超市,進了一批貨,請我們小朋友猜猜是什么,讓幼兒通過摸摸、聞聞活動,引出肥皂話題,并引導觀察它的外形特征。
方法:
①出示一塊用布包好的肥皂,讓幼兒聞一聞并猜一猜是什么,然后展示出來。
②提問:你的肥皂是什么樣的?(啟發幼兒從顏色、形狀、肥皂上的圖案等方面來講。)
③小結:肥皂有各種形狀、各種顏色,有的還有條紋圖案,聞起來有的香,有的有藥味。
二、了解肥皂的特性。
方法:
①讓幼兒摸一摸肥皂,什么感覺。(啟發幼兒說出滑的、硬的。)
②引導幼兒將手沾水后摸肥皂,并搓一搓。
③提問:手沾水后摸肥皂有什么感覺?與沒沾水摸哪個滑?搓一搓會發現什么?
④小結:肥皂摸起來硬硬的,滑滑的,沾水后更滑,搓搓就有許多泡沫。
三、初步了解肥皂的用途。
①你們知道肥皂有什么用嗎?
②小結:洗衣、洗手、洗頭、洗澡等,就是去污用的。
四、把肥皂送到貨架上,按顏色標記進行歸類。
方法:
①請小朋友把這些肥皂送到貨架上來,讓顧客來買,但要看清上面的標記。(引導幼兒認清各種標記,按標記擺放歸類。)
②幼兒送貨上架。(分組送)
③集體數數有幾種顏色,說出總數。
④選擇某種顏色較多的肥皂,請幼兒上來進行數數,說出總數。
五、吹泡泡游戲。(作為延伸活動)
1、各種各樣的肥皂,不但可以洗手、洗澡、洗衣、洗頭、洗臉,還可以和我們小朋友做游戲,你們知道它可以和我們做什么游戲嗎?告訴幼兒,肥皂水,我們可玩吹泡泡游戲。你們想不想玩?
2、師生一起玩吹泡泡游戲,結束。
活動反思
此次活動幼兒對“各種各樣的肥皂”極感興趣,通過自主的探索,發現了肥皂好多小秘密,能溶在水里,有的有香味,有的有藥味,搓在手上會起很多的小泡沫,能除菌……玩玩樂樂中了解了肥皂的用途,并學會了如何正確地用肥皂洗手。其次,活動中,要引導幼兒盡量不要把水弄到衣服上,灑到地面上,培養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