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光的故事》活動反思
本周我們正在開展《光和影》的主題活動,為了讓孩子們探索關于光和影的各種想象和產生的各種條件和原理。大班的孩子他們對各種科學原理和生活中的各個想象特別喜歡,也會嘗試用各種方法探索。《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科學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幼兒“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材料是激發和維持幼兒探索興趣的最好誘因。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并以活動材料為載體,使活動步驟緊扣目標層層深入,有利于幼兒不斷探索、驗證。
隨著活動的慢慢深入,發現孩子對科學探索特別喜歡。有時在下課時候總是發現孩子們三個一群四個一堆的拿著鏡子正在教室的角落里面照來照去。基于對教學活動的理解和認識,把活動的目標定為1.對關注周圍光的現象,對各種光源感興趣。2.了解光的種類與用途,光的反射現象。為了讓孩子們掌握更多的知識,達到預期的目標。活動開展前請孩子們收集了各種有關光的用途的圖片、資料和實物,讓孩子們對周圍會發光的物體進行收集,這樣一來孩子們在找生活中的光,感受光源的不同,為第一環節埋下伏筆。孩子們在收集的同時,老師也在活動前收集了各種材料(蠟燭、火柴、臺燈、電光燈)在開始前教師通過演示、比較的方法感受各種光源的不同。只有感受和收集以后,孩子們在教師的引導下了解自然界的光和人造的光。通過實物和ppt 的演示,從而了解各種光的用途。并通過兩個故事——鑿壁偷光和囊螢照讀的講述,加深幼兒對光的作用及重要性的理解。
在活動中通過探討各種光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好處,讓幼兒了解了光的作用,如光能照明、古時候烽火臺的火臺的火光可以來傳遞信息等,最后教師播放教學光盤,幫助幼兒了解人們如何利用激光、x光等進行工作,感受科技給人們帶來的好處;整個活動是有趣的,所以孩子對《光的故事》這個活動掌握得比較好的。所以老師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契機,有效地組織科學活動,一定會達到不一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