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反思-一日活動中我們應該注意孩子的哪些問題
一、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1) 孩子良好行為習慣培養的一貫性、一致性。
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需要我們家長和老師一起配合,有的孩子在家習慣較差,在幼兒園也時常會有不好的行為習慣出現。希望家長們能和老師一起,共同配合讓孩子在幼兒園和在家都一樣,做一個懂禮貌、講衛生、講文明的好孩子。在家,家長也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孩子的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就培養出來的,它需要我們長時間的培養,所以,如果孩子的習慣出現偏差,請家長朋友們能耐心的進行指導,而不是動不動就以武力制止后走另一個極端;放任自流或以孩子小為借口慣著。好習慣會使人終身受益。比如,這學期我們對孩子進行的文明禮貌教育,最開始,老師積極主動的和孩子問好,孩子們也自然而然的積極主動的和老師問好。
(2) 關于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問題。
我們經常會發現,戶外活動脫衣服后,有的孩子不會自己穿衣服,有些孩子的鞋子經常穿反了;有的孩子不會整理書包、玩具;有的家長可能會認為這沒什么,孩子年齡小,大了,自然就會了,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自理能力,需要從小培養,孩子天生都是很勤勞的。我們大人經常抱怨,現在的孩子太懶了,什么也不做,其實,孩子在想做事情的關鍵時期,我們大人都包辦代替了。
二、孩子打架問題:
常常聽見有家長來反應說:“某某孩子打我家的孩子。”、“某某抓我們”,首先我對我們的工作失職向各位家長表示深深的歉意,請各位家長予以諒解。其實,孩子間的打鬧都是無意識的,有時孩子間只是一個小誤會,如:做游戲時不小心碰到了別人,或者看見別的小朋友的的東西漂亮去摸一下;等等。由于幼兒較多,有時老師發現了就及時處理了,有時沒有發現,幼兒又不說,因此造成了一些小誤會。作為家長,更不能叫孩子:“誰打你了,你就狠狠的打他”或者去恐嚇別的小朋友,這樣會給孩子造成不良影響。
三、孩子丟東西的問題
到了大班,孩子們帶了書包,作業本、彩筆等一些學習用具,常常有部分孩子,不是丟作業本,就是鉛筆、橡皮等,我們對孩子也進行了這方面的教育,同時也要求家長時時提醒自己的孩子,保管好自己的物品,學會整理書包,讓孩子知道,自己長大了要慢慢學會生存、生活、和勞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