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老師,我該干什么啊?
新學期開學后班里陸續迎來了6位新成員,剛來的新孩子年齡小,依賴性比較強,生活自理能力差。這在小l身上體現出來了,“老師,我干什么呀?”,“老師,我坐哪兒啊?”,“老師,我坐這兒嗎?”……就這樣,每次都是老師把小l帶過去,告訴他該干什么,怎么做,幫他把椅子放到桌子旁邊說坐到這兒,不然,l就會一直問,“我坐這兒嗎?”通過觀察小l這一天的表現,我猜想應該在家里所有事大人都包辦了,怕孩子做不好,在教孩子做事情的那些時間,自己就事先替他做好了。 在重智育的今天,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常常被家長忽略;在幼兒園中,一個老師要照顧幾十個孩子,如果像孩子的爺爺奶奶那樣,怎么能照顧得過來,所以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于是,我和小l的家長及時溝通交流孩子在園的情況,希望家長可以放手,在家里只要他自己能做,就要給他創造鍛煉的機會,在此基礎上,施以言傳身教,輔以耐心細致,只有這樣,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成為現實。 針對小l情感脆弱,能力差,畏懼感強這一情況,我們在園班里對于他的一點點進步,都不會忽視,“老師我坐哪兒啊?”我會告訴他:“小l,小朋友旁邊沒有人,請你坐在小朋友的旁邊吧。”給他以準確的引導,玩跳圈游戲時,第一次,我會帶著小l一起玩,讓他感受到游戲的樂趣,第二次放手讓他自己嘗試,雖然小l有點想退縮但看到小朋友們都開心的往前跳,他就嘗試著跳了下,我抓住這一時機說:“小l你真棒,只玩了一次就會玩這個游戲了,加油,我在終點等你哦!說著,班里的小朋友也給小l加油,這讓小l信心倍增,自己跳到了終點!通過多次這樣的活動,我們不吝嗇鼓勵、表揚和夸獎,不僅可以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也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現在小l也能自己穿衣服和褲子了,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小l各方面的能力都會不斷提高的。 小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僅在幼兒園培養還不夠,也需要家園一致,一方面能使孩子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另一方面,對孩子來說,學到一個新的本領會無比高興和自信。也請家長放手,相信我們的孩子,他們會給予你們更多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