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別只做看客
家長開放日是幼兒園的常規活動,但是請家長走進校園,走進班級,可不僅僅是讓家長來做看客的哦!更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家長們在這樣的活動中了解幼兒園的工作,了解幼兒園的教育理念,體驗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和學習活動。在這個活動中,如果家長與老師配合得好,就會成為促進孩子發展的良好契機。那么,家長如何配合老師來參加開放活動呢?一、活動前:簡單了解,冷靜應對
家長在收到幼兒園開放活動通知以后,不要過多地與孩子談論活動情況,可以簡單了解孩子在園的某個活動環節。如:“你們幼兒園做操好看嗎?”讓孩子與你正常交流,不要過分渲染自己將參加開放活動的事,更不能給孩子壓力。切忌對孩子說“明天你一定要好好表現,媽 媽要去幼兒園看你有沒有聽話”等的呢過,以免孩子過于緊張。在參加活動前家長要了解活動時間,不要遲到。活動時把手機關機或調到振動的位置,以免接聽電話影響孩子的活動。
二、活動中:仔細觀察,積極配合
1、 觀察幼兒園和老師。
幼兒園在開放日會對室內、室外環境進行布置,這些透露出幼兒園的辦園理念和整體氛圍;教師合理安排的幼兒一日活動環節,精心設計的集體活動過程。老師對孩子的組織和引導能看出老師的教學能力、教育方法等綜合素質。家長要仔細觀察,了解孩子所在幼兒園的生活和學習環境。
2、 觀察孩子自身表現。
在幼兒園里,孩子的表現會與家有所不同,甚至完全不同。所以家長要抓住機會仔細觀察孩子在幼兒園的各種表現。這就是要求家長在開放日注意觀察幼兒一日活動中的細節,從而了解孩子在生活能力、衛生習慣、學習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等各方面的發展。在幼兒活動過程中,家長應保持良好的心態。
3、 觀察孩子在群體中的表現。
幼兒園和家庭不同,它是一個集體環境,最能體現出孩子社會性發展水平,建議家長關注幼兒在群體中的表現,要從“孩子是群體的一員”的角度去觀察他們。在觀察時,家長不要和孩子說話干擾孩子,也不要干涉孩子活動。
4、 積極配合老師完成活動。
開放日,家長都很在意自己孩子的發言是否積極,表現是否出眾,老師對自己孩子關注程度如何等,這當然無可厚非。但最重要的一條是作為家長應積極配合老師,不在教室隨意走動,不打擾孩子和老師。
三、活動后:及時溝通、合力共育
1、與孩子溝通,增進親子感情。
開放活動結束后,要與孩子交談。告訴他爸爸媽 媽對他的關心,肯定孩子的進步具體到細節,發現孩子的生活習慣、社會交往問題要及時和孩子交流,要用肯定的語氣讓孩子感到家長對自己的重視。
2、 與老師溝通,合力共育。
通過開放日活動,老師的教育方法、教學形式對家長的啟發更大,家長在領略老師們精彩教學的同時,也關注了自己孩子在集體中的種種表現。在教育方法和要求是否和幼兒園一致,如果發現不一致要及時與老師溝通,共同探討適合孩子最佳的方法和策略,形成教育合力。
幼兒園還會用問卷調查方式請家長提出合理的意見和建議。總之,家長要從開放活動中去體驗、感受孩子的需要,學會和孩子共同參與活動、共享成長的快樂!讓開放活動成為幼兒園、家庭交流的平臺,讓家長開放日真正成為家園共育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