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自制能力弱的孩子
案例描述: 今天早上晨間活動,孩子們在教師的關注下開心游戲著,萱萱在我的注視下明顯乖巧了許多,沒有做出搗亂的行為。于是,我便有意地走到另外一邊,指導其他孩子游戲。可剛過了一會,有幾個小朋友叫了起來:“老師,王正陽哭了。”我走到他的身邊問怎么了,他哭著說:“萱萱搶我的玩具!”只見萱萱嘟著嘴巴站在一邊,叫著:“他先搶的我玩具的!”我把萱萱手上正在玩的玩具拿了過來,問小朋友“你們看見是誰先搶的玩具嗎?”小朋友都回答說是萱萱搶王正陽的玩具!萱萱一聽就低下了頭,我問他:“為什么老是要搶人家的玩具?如果你想玩的話,可以問小朋友借來玩的,搶別人的東西,是非常不對的,老師和小朋友都非常不喜歡這種行為的,以后不能再這樣了!”他聽了點點頭,并跟王正陽道歉,可是過了幾分鐘他又去搶別的小朋友的玩具了。 分析: 萱萱是一個比較好動的男孩子,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他的自控能力 非常弱!他想要什么東西一定要得到,如果別人不給就會搶。而且每次提醒過后很快就會犯同樣的錯誤。這就是很典型的自私以自我為中心的小孩子!從平時和家長的交談中我們可以看到,他的家人對她是非常的千依百順,想要什么就給什么,不給就會大哭,一哭家長就會妥協,所以養成了他這種自私的性格。 措施: 1、用適當方式教育 幼兒4歲以后的幼兒已經開始懂得一些淺顯的道理了,可以采取說理的方式,讓幼兒明白自己的行為造成什么樣的后果,從而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另外,教師也可以通過故事、動畫等方式教育幼兒。如布奇樂樂園有個小故事叫《好想好想吃了它》,講述的就是一個關于延遲滿足的故事,故事中的布奇,非常想摘一顆還沒有成熟櫻桃來吃,但為了得到滿樹的櫻桃,他必須等到櫻桃變紅的時候才能去摘,在等待的過程中他忍不住去摸一摸櫻桃,忍不住會去聞一聞櫻桃那誘人的香味,但布奇控制住了自己想吃一顆櫻桃的欲望,成功地得到了滿樹的櫻桃。布奇的故事鼓勵著孩子們學會自我控制,學會延遲滿足。 2、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 幼兒只有具備了規則意識,才能提高自控水平。教師可以現在一日生活常規方面著手,制定規則如按時起床、睡覺,不挑食等。教師要長期堅持一貫的要求,幼兒就會逐步約束自己。除了生活常規,還可以給幼兒訂立一些規矩并堅決執行。3、通過游戲提高幼兒的自控能力。 游戲中常常蘊含著規則,孩子通過這種有趣的形式,更容易形成自控能力。如老師和寶寶玩“木頭人”的游戲。寶寶通過扮演“木頭人”,學會控制自己的動作,進而自我控制的意識。 4、教師要做出自我控制的好榜樣。 教師在自我控制方面表現好的話,幼兒也會受到影響。如帶寶寶外上廁所,遇到幼兒多的時候,可以和幼兒做一些小游戲消磨時光,避免把焦躁情緒傳染給幼兒,讓等待的過程變得有趣。 5、家長配合,家園共育。 孩子的成長與進步除了幼兒園的努力,更離不開家長的配合與幫助。 反思:
通過半個月的禮儀教育后,我發現他慢慢的有進步。爭搶活動明顯減少。也愿意幫助小伙伴做事情。我覺得,我們的教育已經看到了成果,在接下來的生活中,再努力,他肯定會有更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