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讓孩子自己動手
尚尚是一個很安靜的小男孩,瘦瘦的,說話聲也是小小的,反應有點慢,所以我對他格外的關心些。 尚尚每次吃飯的時候都很慢,一小口一小口的,吃一點停一下,別的小朋友都吃完了,他還在吃,有時候碰到不喜歡吃的,就會一直坐在那里不動,我問他:“尚尚,快點吃呀,別的小朋友都快吃完了。”尚尚說:“我挑不動。”我就會忍不住挑給他吃。慢慢的我發現他不喜歡吃硬的東西,有些蔬菜的莖有點硬,他都不會吃,直接挑出來,還有他不吃蛋花和面條,喜歡吃一些軟的東西,比如:稀飯、干子、土豆···發現他的力氣也特別的小,有時候飯都挑不動。我想可能是家里面沒有給硬的東西給他吃,自己挑飯的動作也不是很好,每次自己挑飯時都要老師在旁邊說:“尚尚,快點吃呀。”但是挑給他吃的時候,他吃的很快,一口接一口的。 把他的情況反映給了他的媽媽,他媽媽說:“在家里面吃飯都是奶奶在挑,也不吃散雞蛋,都是吃的整個的。”我跟他媽媽說:“最好還是讓孩子自己動手,這樣既鍛煉了手的靈活性,也鍛煉了獨立性。” 很多的家長都喜歡大包大攬地代替孩子做事,從而導致孩子嬌慣、任性,缺乏獨立性和動手能力。這樣的孩子難以成為有用之才,甚至能否成為一個健全的人,都值得懷疑。所以,從小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對于孩子的智力發展和良好品質意志的培養都十分重要。 在那之后,就算算尚尚吃的很慢,我也沒有挑過,都是在旁邊鼓勵說:“尚尚,加油,快點吃哦,還只有一點了。”他媽媽也反映說:“就算現在吃的慢,也沒有挑給他吃了,都是他自己在吃。” 這件事對我的觸動很大。對于某些方面發展緩慢的孩子,我們要給予他們足夠的時間和更多的機會,讓他們慢慢學習,慢慢進步,在原有基礎上得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