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誰打碎了花盆
那天上午和往常一樣,孩子們上廁所,我在旁邊幫孩子們整理褲子。只聽“砰”一聲,循聲而去,發現花架旁邊的地上零散地掉著花盆碎片,里面的泥土已經撒了一地,顯然剛才有人把花盆打碎了。陽陽和幾個小朋友在旁邊,顯得有些驚訝,大家誰都沒說話。老師問“誰把花盆打碎了?”陽陽擺擺手說“不是我”,旁邊幾個孩子似乎也收到了驚嚇,一邊說著“不是我”一邊跑進了教室。我簡單整理了一下場地后將孩子們集中起來對這件事情展開了討論。老師“那么漂亮的一個花盆打碎了真可惜,到底是誰把它打碎的?”孩子們看著我,誰都不說話。“做錯了事情要學會承認”老師說道,但是還是沒有人承認。為了培養他們勇于承認錯誤的品質,我決定換一種調查的方式。“我知道剛才有一個小朋友不小心把花盆碰碎了,因為他是不小心,所以老師會原諒她,只要他肯承認自己做錯了,我喜歡誠實的孩子,現在誰能告訴我,花盆是誰打碎的?”“我”我隱約聽到了一個很小的聲音在回答,“到底是誰呢?”“是我”陽陽勇敢地站了起來,其他孩子都看向了陽陽。看到孩子承認了錯誤,我感到欣慰,同時也為孩子的勇敢而高興。老師請杜來到老師的身邊,語重心長地與他進行了交流,“告訴我,剛才是怎么回事”,“人太多了”他簡單地回答,“那么多人在干什么呢?”“我要看模型”,原來是這樣,前一段時間我們在自然角投放了一些動物模型,孩子們對此非常感興趣,一到自由活動時間就會三五成群地聚在那個角落圍觀,剛才估計也是在圍觀的時候擠到了。“哦,原來是這樣,你是在看模型的時候擠到了花盆,所以才會摔碎是嗎?我原諒你了,因為你是不小心,還有因為你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你是個誠實的孩子,我喜歡你。”說完,我在他臉上親了一下。孩子一臉輕松地回去了。 我相信孩子不是故意的,我也相信他們以后遇到“不小心”的事情時不會那么害怕逃避錯誤。 我相信培養孩子的誠實品質比追究錯誤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