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用獨特的眼光看世界
孩子們從不冷漠地觀察生活,他們能夠生動地捕捉印象,盡情地表達快樂、痛苦、悲傷等等發自內心的情感。只是他們的表達方式有限,當孩子要表達自己豐富的情感時,他們就會自覺不自覺地借助于圖畫來表達。
孩子喜歡畫畫,但并不一定相當畫家。
曾有個孩子聽媽媽講了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后,非常同情故事里的小女孩。晚上一個人趴在桌子上,描呀畫的。她畫了很多的糖、面包,一座大房子,還有一雙很漂亮的鞋子。孩子告訴媽媽這是給那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女兒畫的并不太好,但媽媽從心里高興,女兒有同情心,女兒是在用畫筆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我曾問過有一些畫畫比較好的孩子 :為什么要畫畫 ?長大了也畫畫嗎?他們敢于大聲發表自己的見解:“我愛畫畫。”“我媽媽說我畫的特別好。”“我媽該我買很多菜比,媽媽說我像個小畫家,我并不懂什么叫小畫家。”“我長大了要開飛機,我特別喜歡飛機,所以我就特別愛畫飛機。”
孩子們能用畫筆來表達他們的種種幻想和感受,在我看來這樣的畫就是最好的,就應鼓勵。常常看到一些父母,在孩子畫畫時,不厭其煩的指出這兒那兒畫得不好,并“親筆”為其涂改,孩子剛剛畫了一個圓圈,母親就嚷:“不圓,看我畫”于是大筆一揮畫出個標準的圓。但這又有什么用呢,再圓,那也只是你大人畫的。而孩子老“畫不好”,便不再樂意動筆了。
別為孩子過多地改畫。孩子畫的山水蟲魚人車等物,也許并不十分精致,甚至比例嚴重失調,拿手比腦袋還要大,但這并不重要。你看那畫上的小人,那么旁若無人地站在畫紙上,依然可親可愛,充滿了孩子式的天真。別認為孩子畫的汽車一個輪子粗一個輪子細,孩子自有孩子的理由 ;哪個細的輪子是沒氣了,所以才變細的。你能想到嗎?可孩子想到了。大人長焦孩子話“藍”色的大海,而孩子偏要把大海畫成銀灰色的,海浪洶涌。細想想,可不是嗎,大海顏色變幻無窮,豈可只委屈與單一的藍色呢。世界只有一個,看世界的眼睛卻有無數。孩子自有獨特的眼光,獨特的角度,別用 “小畫家 ”來拘束孩子的思維,給他支畫筆就夠了,讓她用自己的眼睛,自由自在的看世界,畫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