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由“鵝大哥出門”想到的
《鵝大哥出門》是一篇童話故事,這則童話故事的目標是讓幼兒掌握故事中形象的語言,并以動作加以表現,讓幼兒學說故事中的對話并復述整個故事。幫助幼兒明白不管是誰都不能太驕傲的道理。 活動過程分四個程序,即導入,理解故事,表演故事,活動延伸。在教學中我始終扮演引導者的角色,讓幼兒成為主導者,讓他們自由表演鵝大哥的語言及動作,自由講故事,整個活動讓他們自由的主動的參與。孩子們在活動中都積極參與,氣氛也很熱烈。 但是美中不足,每到“鵝大哥”掉進“泥坑”時,孩子們總會哄堂大笑,雖然是投入,積極參與,但是總能感受到孩子有一種幸災樂禍的態度,沒有給“鵝大哥”以同情,理解,寬容的心和言行。 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知道現在的孩子缺少同情心,那是因為他們享受的愛太多,不能身臨其境地體會“鵝大哥”的感受。于是我利用第二課時,分別請幾個“幸災樂禍”的領導者扮“鵝大哥”。讓他們在表演中體會,在表演中理解,在表演中進行情感遷移升華,最后明白“做人做事要謙虛,不能太驕傲,犯了錯可以及時改正,成為好孩子”的道理。 在以后,要更多的在情商方面給這些孩子們加以開發、引導。